第二章 千古一帝 (第2/2页)
李斯不仅驳斥淳于越的观点,对淳于越进行人身攻击,还变本加厉,向皇帝进言,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李斯简直就是秦始皇肚子里的蛔虫,总是从维护秦始皇千秋伟业的美好蓝图出发,上奏的事情总能符合秦始皇的胃口。
英雄所见略同,这次也不例外。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雷厉风行,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
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
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想让别人去死,只需要一句话。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读书人苦不堪言,哀鸿遍野,民间怨气冲天。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方面,吐槽秦始皇残暴差劲,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
拿人家的好处,说人家的坏话,偷人家的财宝,逃了。
这样的人,确实该死。
可该死的跑了,不该死的想走,走不了啦。
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派御吏一一审查,严刑拷打之下,这些人辗转告发,术士告发儒生,儒生就告发术士,一个供出一个,就像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也逃不掉,全部要完蛋。
秦始皇亲自动手,把他们从名籍上除名,共有四百六十多人,没人能逃过始皇的雷霆之怒,全部活埋在咸阳。
呜呼哀哉!儒生和术士之前相互轻视,你说这个好,我偏说这个差,你在这里,我就去那里,相互讨厌,水火不容,现在还是死在了一起。
这些人又有亲朋好友,牵连的人数不胜数,不过很幸运,不要死,全部流放,去戌守边疆,当兵保家卫国去。
不过可以肯定,戌守边疆,绝对不是一份好的差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搞的太过分了。
本来春秋战国是思想开放的时代,大家自由散漫惯了,习惯了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习惯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秦王朝统一天下后,这些人思想来不及转变,就把命玩没了。
这些人不仅把自己的命玩没了,还玩死了一个好人,进而坑死了一个秦王朝,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看到父皇太过生猛,平时在朝廷学习父皇如何处理政务的他,顾不上照顾父皇的情绪,立即进谏,语气还不够温和。
父皇陛下,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百姓还没有真心归附,儒生们都诵读诗书,效法孔子,现在父皇一律用重法制裁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会不安定。希望父皇明察,用仁爱之心对待这些读书人,用仁爱之心收服天下百姓。
扶苏直奔主题,没有用好称赞父皇的套话。
秦始皇听了儿子的进谏,气的直发抖。老子辛辛苦苦统一天下,这些该死的儒生和术士总是诋毁我,你不体谅父皇也就罢了,还公开支持他们,想来搞我路子,是也不是?
秦始皇一生气,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盛怒之下将长子扶苏逐出咸阳,派到上郡监督军队,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扶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嬴姓,常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扶苏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仁义,有政治远见,是个好人。
从扶苏的进谏可以看出,扶苏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帝国继承人,他不高傲、却很睿智,看到了帝国统治的危机。
暴力可以解决很多人,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皇帝真心诚意爱护人民,人民才会心悦诚服拥护皇帝。
就这样努力吧,即使可能触怒父皇,我也要想方设法劝导父皇纠正,用仁爱之心对待天下人民。
秦始皇可不是一个容易认错的人,老子还没死呢,你就喜欢出风头了,专挑老子的刺。那些儒士唧唧歪歪、非议朝政,该杀。扶苏你太幼稚了,去边疆历练历练。
扶苏心灰意冷,失望地走向边疆,父子隔阂越来越深。
父皇肯定不爱我了,也不想看到我了,我走吧。我还是和大将蒙恬打匈奴去,至死再也没有返回过都城咸阳。
秦始皇这次玩出火了,焚书坑儒暂且不说,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读书人动动嘴皮子厉害,真干起来总畏首畏尾。但你把长子流放到边疆去,一不小心,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漏洞。
秦始皇是一个优等生,应该是学过历史的,但凡长子流放到外地,又没有太子名分,结局往往是很惨的。
历史上,晋国的申生还是太子,被父王逐出都城,最终在骊姬多次阴谋陷害之下,自缢而死。这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但是,秦始皇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
他也许有两种考虑:要么是不想让扶苏更改自己的政策,已经剥夺了扶苏继承人的资格。不听话,就滚远点,眼不见为净。
要么是觉得自己生命还长,正在追求长生不老。老子长生不老,儿子扶苏你先去基层锻炼锻炼,在基层好好学习低调做人,该给你的时候再给你,不给你就不要强出头。
至于秦始皇是哪种考虑,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秦始皇第四个大错误就是生活习惯不好,神龙见首不见尾。
生活习惯不好也就罢了,还有人专门给秦始皇带笼子。
这个人就是卢生,上次已经露过脸了,害死了很多人。这次导演硬要他再露脸,再去害死很多人。
卢生这家伙,总是惹是生非,之前带来“亡秦者胡也”图谶,导致秦始皇发动了扫荡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派大将蒙恬领兵30万,北逐匈奴七百多里,以绝亡秦之患,又修筑万里长城,以防胡人南侵。
卢生带来“亡秦者胡也”图谶还不够,歪点子也蛮多的,为了减轻自己找不到不老仙丹的罪过,从而避免秦始皇严厉的惩罚,又忽悠始皇,我们没找到不死之药,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有不死之药的仙人被恶鬼吓跑了。
卢生一条龙服务,为皇帝想出了解决办法。
皇帝你要经常秘密出行以便驱逐恶鬼,吓跑恶鬼后,神仙真人才会来到。皇上住的地方如果让臣子们知道,就会妨害神仙,神仙看到凡夫俗子太多就不想来了。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或许能够得到。
总之,要想长生不老,就少和凡夫俗子打交道。
这个马屁拍的顶呱呱,拍的秦始皇很兴奋。神仙害怕恶鬼,我秘密出行就能吓退恶鬼,我真是比神仙还神武了。
真可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秦始皇也不好好想一想,就算世上有神仙,也有恶鬼,难道神仙害怕恶鬼吗?以为大家都没读过书。
读过书的我们,都知道神仙比恶鬼厉害。
卢生自吹自擂,我是忽悠了,大家不信不要紧的,皇帝相信就可以滴,只有领导才能决定我的命运。
秦始皇信以为真,所到的地方,如有人说出去,哪怕是无意之间、没有恶意,一律按始皇指示,判杀头之罪。
秦始皇身边的人,平时耀武扬威,走路都是横着走,就因为卢生的糊弄,这下倒大霉了。
有一次秦始皇幸临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李斯的随从车马众多,很不赞成,脸上流露出不悦的神情,随口发了一句牢骚。
这个李斯,怎能如此奢华,出行竟然和我差不多?
宦官近臣里有丞相李斯的密探,就把皇帝不满这件事告诉了李斯。李大人,皇帝对您的奢华风格,很不高兴,以后要注意。
李斯很有政治敏锐性,把皇帝的指示放在最高位置,以后就减少了车马数目。
李斯的乖巧听话,害死了很多人。
随从车马多就多点,也不是什么大事。
发个牢骚也会透露出去,这就是杀头的大事了。
秦始皇很生气,之前一再强调不准泄露我的一切行踪,现在竟然还有宫中的人泄露我的话,给我一查到底。
经过审问,没有人敢认罪,都怕死。
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法治理念,秦始皇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全部抓起来,全部杀掉,真是祸从口出。
杀鸡给猴看,看谁还敢乱说。
伴君如伴虎,一人泄密,众人背锅,丢了脑袋。
从此,再没有人敢说皇帝的行踪,就算皇帝失踪了,也没人敢问了。要想保住自己吃饭的家伙,坚决沉默到底。
说了一句话,就全杀掉,我们来个集体哑巴,总行吧。
不该死的,全部被杀掉了。该死的赵高,却幸免于难。
赵高经常陪侍在皇帝身边,这次竟然没被杀头。难不成赵高这次恰好走亲戚去了,或者说,皇帝太信任他了。
没被杀头,赵高肯定也被吓了个半死。
想想这个场面,秦始皇下诏,赵高你去执行,那次在梁山宫,凡是在我身边的人,全部杀头,赵高摸摸自己的脑袋,心里默默地问:我的头要不要杀?
出了皇帝的门,赵高肯定吓出一身冷汗。赵高也是聪明人,在这个天威难测的暴君面前,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
秦始皇隐藏行踪,固然有利于自身安全,却也招不来神仙真人。虽然你是皇帝,权力无可复加,但该死的时候还是要死的。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隐藏行踪,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亲朋好友都不知道,想照顾你的话,也照顾不到你。
如果你是皇帝,隐藏行踪,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是给野心家创造了操作空间,你儿子为你送葬都没有机会了。
(本章完)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