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振南休嫂 (第2/2页)
振南用锅铲撸了一下锅底,半生半熟的米已经被烧焦,一锅米汤变成了焦黄色,一股难闻的焦糊味扑入他的鼻子。
他刚想发火,田月就急匆匆的回来了,还在厅屋门口就说:“该死,我锅里的饭烧糊了。”
振南见母亲进来了,想想对一个傻瓜发火,有失自己的风度,于是把骂人的话咽了回去,对母亲说:“娘,全糊了,不能吃了,只能喂猪了。”
振东把捡狗屎的粪箕和耙子放在猪圈里,然后穿过母亲的房间来到厨房里。见弟弟带了一个客人来,他便微笑着向客人打了一个拱手。
田月把一锅烧糊了的饭和米汤倒进潲缸里,准备重新再煮一锅饭。振南制止母亲说:“娘,等您煮饭已经来不及了,下几碗面条吧,我们吃了面条就去石眼井。等把哥哥的事情解决了,再回来吃饭。”
田月按振南的吩咐烧了一锅水,准备下面条。
振南蹲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跟战友吹牛皮、说闲话。
振东便去豆腐店买肉和豆腐。
等到振东回来的时候,面条就煮好了。
吃完面条,振东就去猪圈把独轮车推到了院子里。
田月把孙氏哄上了车。
振南见孙氏还裹着脚,更加厌恶孙家人,在心里骂道:“都什么年代了,还裹脚?一看她老子就是个大老粗。”
振东推着独轮车,振南和战友跟在振东的后面,淌过福河与小河交汇处的小桥,没小河一路朝石眼井村走去。
孙氏坐在独轮车上,觉得特别的好玩,一路上都笑嘻嘻的。
斋饭岭村的村民们见振南回来了,都跟他打招呼。又见他穿着军装,背着冲锋枪,振东推着的独轮车上坐着傻女,他们就猜到了振南要去干什么。于是有的人便奉承的说:“南牯呀!当时你要是在家就好了,你哥东牯就不会吃这个亏了。”
振南只是对这些人笑一笑,或者点点头,并不搭腔。
到石眼井孙家时,大概是上午十点左右。孙氏的父亲正在菜园里锄地,她母亲却在摘菜。见振东推着自己的傻女儿,身边还跟着两个背枪的士兵,他们先是猛吃一惊,然后就吓得直打哆嗦。
孙父的手抖的握不住锄头,结结巴巴的说:“你⋯你们,想⋯想干什么?”
傻女见了爹娘,高兴的从独轮车里爬出来,冲进菜园,一边伸手去摘豆角和丝瓜,一边笑着说:“嘻嘻,豆豆、瓜瓜,大大的瓜瓜。”
孙母见事情不妙,于是从菜园里出来,陪着笑脸说:“嘿嘿,姑爷,两位老总,请屋里坐。”
振南和战友以及振东跟着孙母进了孙家的厅屋。
振南从衣兜里掏出拟好的协议书,摊开放在厅屋的饭桌上,对孙母说:“伯母,我叫杨振南,是杨振东的弟弟,你去把伯父也叫进来吧,我有话跟你们说。”
就在这时,孙父已经进了厅屋的门槛。他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壮着胆子说:“有什么好说的?你们要休了我女儿,我是不会答应的。”
振南不想像朱茂林说的那样,把孙氏甩给他们就是,一分钱也不给,因为他想到,自己常年在外,一旦回部队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留下娘和哥哥在家,人单力薄、寡不敌众,还是多栽花少栽刺比较好。
于是他又从另一个衣兜里掏出二百文铜钱,和协议书一起放在饭桌上,心平气和的说:“伯父、伯母,我就开门见山的说吧,今天我们就是来跟你们谈我哥休妻的事情,协议书我已经写好了,你们在上面画个押,以后我哥和你们就没有关系了。这两百块钱算是给你们的一点压惊费,你们要就收下,不要我就收回,反正人我们给你完完好好的送回来了,你不接也得接,接也得接。如果你们知趣一点,我们就和和气气的,以后大家还是朋友。如果你们要跟我来硬的,我枪里的子弹可就不认人了。”
孙母看着杨振南的手在摸枪,吓得用颤抖的声音说:“他叔叔,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狗屁,我他妈的,谁是他叔叔?”振南将摸枪的手握成拳头,一拳砸在饭桌上,气势汹汹的说。
孙母吓得后退了两步,语无伦次的说:“他叔叔,喔,不,老总,我们答应你,我们画押,老头子,你就画了吧。”
振南看出孙父早已吓得腿发软,站都站不起来了,于是拿起协议书和印泥,走到孙父面前说:“伯父,我看你也走不动了,可能是累了吧?我给你拿来,你画了押,我们就两清了,以后井水不犯河水。”
孙父也知道再犟下去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于是就乖乖的在协议书上画了押。
振南将一式两份的协议书,一份给孙父,一份给哥哥振东,留下桌子上的二百块钱,说了声走!
振东和战友就都走出孙家厅屋。振东推着他的独轮车,三个人兴高采烈、说说笑笑的踏上了回斋饭岭村的乡间小路。
振东过了两年浑浑噩噩的日子,今天终于轻松了,开心的像个孩子,一路上结结巴巴的跟振南唠叨个没完没了。
好在振南是他的知音,尽管他结结巴巴的词不达意,但振南都能心领神会。这就兄弟,亲如手足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