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霓裳羽衣 (第2/2页)
“唐代大臣张祜曾经写过《华清宫》云:"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彩衣折舞,曲舞大唐。”
“天佑盛世,万国来朝!”
“霓裳羽衣舞!”
黄云鹤心中一颤,没想到,这如此盛大的舞蹈,竟然是失传已久的霓裳羽衣舞。
传言这首曲子是当年大唐盛世之时,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词中运用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以彰显大唐天俾万国的威压。当时《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白居易、元稹等人都有幸见过这盛唐第一的舞曲,并且在诗中均有精彩描写。
但是之后随着唐王朝的衰落崩溃,霓裳曲寂不传矣。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得残谱,昭惠后周娥皇与乐师曹生按谱寻声,补缀成曲,并曾一度整理排演,但已非原味了。
现在,霓裳羽衣舞,再临人间!
“原来的曲调已经难以复原了,但是我的谱曲,自成一家!”周邦彦的手指搭在了琴弦之上。他知道今天李师师必然会跳这段霓裳羽衣舞。当年他们两人相互研究,续写新词,填补上了原先的残谱,就像南唐李煜和周后一般。里面的一些繁复的舞章被周邦彦删去,并且为了贴合李师师的身段,又写了新的篇章。
骨掌摸动琴弦,铮然有声。周邦彦指尖已经泛红,但是他却浑然不顾,仍然在激烈地弹奏着,宛如天马狂奔,进入天池之中!
琴音滚滚,转眼之间已成奔雷之势。
李师师跳动的身形忽然颤动了一下,差一点打了一个趔趄,她急忙一个回转,凭借着自己柔软的身段和灵活的舞步扭转了过来。周围的乐师也纷纷停下了演奏,那混进来的琴音是如此的有力,似乎仅仅需要一人就能够支撑起这盛大的歌舞。
与此同时,那位神秘男子也终于睁开了眼睛,诧异地朝着周邦彦的方向望去。
歌转,莺啼,柳眉,细腰,左近,右弯,新月,残花!
身形腾挪之间,李师师已经跳动了八个片段。残花之后,她的腰骨笔直向下,头颅似乎就要撞击在地上。
啊!看台上发出了一阵惊慌的叫声。
但是随即她便凌空而起,径直而上,像一只乳燕,破空而来。
最后一曲,惊鸿!
曲终人散,周邦彦轻轻地放下了手中的桐木琴,李师师也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感谢各位,这是我、、、”她突然顿了顿,看向了上面的方向,笑颜逐渐舒展,“这是我们带来的霓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