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策论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明末立志传!
张世恒提笔写道。
于少保在土木堡之变后进行了军制改革。副将,参将,游击等将军,不在隶属于总兵官直属。
改为大小相制,游击将军领五百兵,参将领七百兵,副将领一千兵。总兵领一千兵。
平时各自在划分的讯区执行平叛,讨伐山贼,维护地方平安等任务。
一旦遇到大型战事,朝廷会派出文官担任督军,将总兵标,奇兵营,援兵营,游兵营汇聚在一起,组成大军迎战。
这些标营平时根本没进行过合练,彼此也没有隶属关系,很难进行默契的配合。
五军都督府负责军官升迁时,除了武艺还要考核军官的兵书战策。
军官升迁划归兵部负责后,改为以首级记功,导致盲。军队除了一窝蜂压上,根本打不出任何战术。朝廷大军对东虏败多胜少皆因如此。”
崇祯心想不能听定国公的一面之词,国家存亡在戎在祀,妄动军制是亡国之举。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崇祯接着说出第二个策论题目。
“试抡唐朝折冲府,和本朝卫所制的优缺点。”
张世恒提笔写道。
唐朝府兵对门第要求较高。开元时拥有三百亩以上土地的家庭,才可申请成为府兵。
一人当兵免三百亩田赋。府兵皆脱产终日练习马术,兵器。府兵出征自备铠甲,马匹,兵器,装备非常精良,战斗力非常强悍,经常打出以少胜多的战役。
府兵制败于唐朝穷兵黩武,开拓的土地统治还未稳固,就开始下一轮开拓。
唐朝先后设立了安西,安东,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各大都护府都有用兵权,皆执行对外扩张的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