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卖花灯 (第2/2页)
她又帮着问了赵宁修和宋嘉文的喜好,宋嘉文是南方人,几乎没吃过糖葫芦,一时间拿捏不准要什么的,最后还是赵宁修替他做了决定,“你要个核桃的,我要个枣泥的,咱们俩换着吃。”
问了一圈,总算是轮到了赵含章,她以为男人会说不要,毕竟大男人吃糖葫芦也算一景,谁知男人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同绣儿一样,我要个山楂的。”
绣儿???
因着她的名字里有一个字和赵秀秀同音,所以泉水村的人都叫她锦绣,娘家人则喊绣儿,赵含章一向跟着前者喊,没成想这会儿突然叫的这么亲热。
她佯装不在意,催着苏淮北去了,又说,“大冬
天的,也不晓得这山楂都是哪里来的,若是能弄些来,倒是可以做山楂酱吃。”
山楂一般入了秋,农历的八九月份就能采摘了,也不知道这些古代人使了什么法子能让山楂放置这么久不坏,总不可能是挖了冰窖冷藏起来吧,卖糖葫芦的小摊贩可没有这样的财力。
平川县周遭就有种山楂树的,听她这话万雪琴答道,“这也不难,像是咱们青山镇南边的村里自,就是在地势高的地方挖一道槽形沟,大约到人小腿那么深,上宽下窄,底下铺上一层玉米杆,然后再铺些稻草树叶之类的,然后把山楂倒进去,再用稻草盖上,上头再盖一层芦苇席子,白天盖着,晚上掀开散热,等到天冷了,就再加一层,防止冻坏了。”
就在苏锦绣心想这法子听起来还挺复杂时,万雪琴又说,“还有那家里挖了深窖的,就跟红薯一样,放在地窖里头保鲜,等过年这时候拿出来,照样红彤彤的,咬一口能酸掉牙。”
这红薯窖苏锦绣只听过没见过,据说是和家里的水窖、地窖都不一样,是个深约五六米的细长条,窖口和窖内均只能容纳一个人,圆形的窖壁上,左右各有一行均匀的小坑洞,这是是方便人们上下时脚踩手攀的。红薯窖的下方,据说前后是各有一个三尺多高的小窑洞,大人只能猫着腰进去,这就是专门用来堆放红薯的红薯窑了。
苏锦绣不得不
感慨,古人就是古人,智慧闪烁着光芒,她还想细问万雪琴知不知道哪里能买到现成的山楂,可惜被拿着好几串糖葫芦回来的苏淮北给打断了。
众人拾起步子前行,边吃边逛,没多久就找到了赵秀秀的摊位。
没办法,她将苏锦绣画的那大号的老虎灯挂在最高处,三朵火苗同时亮着,远远就能瞧见。
此时,赵秀秀和林虎两个人正忙得不可开交,前来买花灯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俩一个负责招呼客人,一个负责收钱,配合的十分默契。
苏淮北如今成了生意人,自然对这些是感兴趣的,直接走上前加入了进去,他那张嘴是真的能说——
“这可是上好的绢纱糊得灯,朦朦胧胧的颇有一番意境,你再瞧这上头的字,都是请了专人写的,卖你三百八十八文真的不赚钱,走都走到这儿了,既是喜欢,就买一个回去,过年图个喜庆嘛!”
“哎呀,这位公子一瞧就是有眼光的,这个图案模样的灯你在全灯市找,肯定都找不出第二个来,拿来送心上人再好不过了,这就是说,她是你心里头独一无二的人。”
“这位娘子给孩子买花灯啊,你看看这个,上头有诗又有画,你们家的小郎君打着这个花灯,将来一定能识文断字,提笔文章,说不准就是个文曲星下凡呢。”
有了他的巧舌如簧,再加上赵秀秀这摊子上的等的确是独一份的好,原本打算卖一
晚上的灯笼,不消半个时辰居然被抢购一空。
苏锦绣笑着发出邀请,“这会儿时间尚早,不如一起逛逛,等逛完了一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