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诸天大使 > 第265章 改变诗文势在必行,皇后有胆不输君子

第265章 改变诗文势在必行,皇后有胆不输君子 (第2/2页)

怎么联系?

李亨疑惑地望向贺礼。

贺礼问他:“如果你说,诗并非人民可以学的,那我请问你,最早的是从哪里来?”

“最早的诗当然是是孔子整理的诗经。”

“那么诗经里的诗,又是从何而来呢?”

“古时候,周天子派出采诗官将诗歌采集回来,想要了解广大民众的心声。从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中,天子可以考察到下面的风土人情,了解到政治的得失,以便发扬或改正……”李亨不假思索的就说了出来。

说着说着他忽然闭上嘴,一拍大腿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枉我读了这么多年书,书里早就写得清清楚楚!

这诗本就出自于人民群众的歌声,诗歌诗歌,诗就是歌,就是人民群众编的描述心声的!”

“孺子可教也。”贺礼赞许的说道:

“后来的诗文变成了谋取名利的工具,少有为人民说话的人了。

你想要推行文化,自然就不能用现在那些文绉绉的诗文,要用人民群众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

“由于只有长子才能继承家业田产,那么次子就只能到处流浪变成游侠或者去当兵,或者自谋出路。

为了生存,他们想过无数办法,于是大唐也有了各行各业的兴盛。

民间有一种艺人叫做说书人,他们游走于大街小巷,酒店食肆,靠给别人讲故事谋生。

只是奈何他们只是讲一些道听途说的趣事或者传闻,没能发挥教化大唐的作用啊!”

李亨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接话:“那么我只要有意推动,派心腹之人略施钱财,就能让这些人为我所用,在民间传播正义、忠诚的故事,让人心向善”。

“不错,不过你还缺一样十分重要的东西。”

“我知道了,缺上好的故事!要易于传达,又让人容易接受,听起来又真。朕马上下旨,征召翰林院的人,来宫中这些故事,写好了有赏写不好就罚!”

贺礼发现李亨特别有趣,当讨论问题的时候,他自称是“我”。一旦说到重要的事情或者要发布命令的时候,他就会自动切换成“朕”。

贺礼伸手从怀中掏出几个册子:“照这样的模板这样的故事,选取历史中有名的片断,编成通俗易懂的,朗朗上口的,合辙押韵的小故事”。

李亨接过来一看,小册子上分别写着的名字是:花木兰选段、智取祁连山、刘三姐、沙家浜……

“就照这样写,而且这里面的故事不仅要讲,更可以唱。故事只能给讲给城里人听,但是唱戏唱歌可以给全天下的农民唱,等他们丰收完了之后,等他们农闲的时候,谁会拒绝听上一阵戏曲呢?”

“好好好,此计甚妙!”李亨激动地说。不过随即又有些发愁:“论起作词作曲,这些学士翰林怕是不行。他们只会做一些洪中大吕类的乐曲,这些传播于民间小调,虽然多有康慨激扬之处,但是恐怕他们也不太行。”

“那这宫中是否有擅长词曲之人啊?”

“这……”李亨沉吟不语。

“陛下!仙师!”屏风后面突然大步走来一位女子,身着钿钗袒衣,叮当双佩小缓,向二人盈盈施礼之后站得笔直:“臣妾毛遂自荐,愿为陛下分忧”。

她高昂着插满珠翠的臻首,露出天鹅一般白皙的脖颈,一只纯金打造的凤凰,在最高处颤颤巍巍好似振翅欲飞。

正是李亨的妻子,大唐皇后。

“皇后怎可如此?这民间戏文乃是小道……”李亨下意识阻拦。

“陛下,臣妾刚才听得分明,这戏文虽小,却可定国安邦,岂能以小道视之?若论戏曲小调,谁能及得上先皇所建的梨园之人?”

李亨一拍手,也是,唐玄宗在位的时候喜欢跟杨玉环一起唱戏,并且建了一处宫院称为梨园。后世唱戏的人都称为梨园弟子,供奉的祖师正是李隆基。

“如今这些人都是臣妾麾下下所辖,能够为国分忧,岂不是求而不得之事?”说着说着皇后笑了:“这陛下难道忘了我当年也是京城之内有名的才女领袖呢!”

李亨哈哈大笑,伸手紧紧的拉住了皇后的柔荑,不停的摸索着,眼里充满了感动之色。

“仙师,”皇后又向贺礼施礼:“吾忝为大唐皇后,真心实意想为大唐子民做一点事情,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皇后拳拳之心,令人动容。

这词曲之道,皇后擅长自然是好。

只不过这背后牵扯的可太多了,一旦皇后主导此事,把文化推广下普罗大众,那么既然触犯天下垄断文化的世家大族乃至所有文人雅士的利益。

天下世家大族的骂名,只怕都要由皇后来承担了!”

贺礼先给她打了一个预防针。国家大事,可不是那么好干的!

皇后咬着嘴唇坚定的说道:“纵使遗臭万年又如何?我心里自然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只要能福泽后代子孙,区区身后名又有何妨?”

“皇后大贤!令人敬佩。还敢请问名讳?”

“吾姓汪名黛,字无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