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带着老妈打比赛【二十六】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转眼便是三十五分钟过去。
有的孩子祈祷着。
有的孩子正在开怀大笑。
有的孩子还没有从舞台失误缓过劲。
有的孩子就安静地坐在那里偷偷打量大家,时不时也小小跟着笑一笑。
相比属于孩子们的小空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却显得有点微妙了。
亚历克斯再一次拒绝赵韦林的提议——让两个孩子同时晋级——其实是合乎情理的。
毕竟涉及整个比赛的公平性质,一旦亚历克斯今天为两个孩子开了先例,谁也无法保证后续比赛会不会出现以下情况:
正常一点的:东大c组能进四个孩子,为什么我们西大b组不行?我们的三四名选手都是罕见的天才,是天赐良才,是值得携手晋级的!
我们要公平!
再譬如癫一点的:俺们这边的d组三四五名都很优秀,都太优秀了,如果不能同时晋级,或将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遗憾。
我们也想要一次真正的公平!
加之艺术的主观性,亚历克斯都不敢想到时候牛鬼蛇神齐聚华沙的景象。
那简直是要给全球观赛者一个来自波兰的震撼啊。
猜都不用猜,隔壁小柴赛看到这一幕做梦都会笑醒。
真别觉得抽象,小克利夫兰就拿过这个剧本。
所以亚历克斯他即便想为两位选手做点什么,他也不得不考虑全阶段的比赛。
如果在一开始,比赛条例里有应对的预案,那也得由总组委会来决定能不能让两个孩子同时晋级。
换句话说,如果官方组委会在之前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会发现,那他也只能把今晚的情况和两个孩子的比赛视频报上去,并无权决定。
但是。
尽管他无权决定这件事,但他还是愿意为华国赛区开一个先例。
肖邦大赛第十五条条令,纵观小肖赛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为了哪一名选手专门开启过。
亚历克斯的权力极限也就到这了。
当然,他能开这个口子,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01号选手确实值得再获得一次被讨论的机会,其次是他感受到了会议室里的气氛,最后才是赵韦林的提议本身。
既然你们都想再给两个孩子一个机会,那就再给两个孩子一次机会吧。
微妙的气氛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翻译小姐姐用庆幸的口吻将肖邦大赛第十五条条令翻译给在场所有华国老师之后,会议室第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先不说这被开启的第十五条条令里规定后面所有人都不能弃票。
能不能不说这个?能不能把这个话收回去?
刚才个别因亚历克斯再次拒绝赵韦林而露出失望表情的评委,现在有点尴尬了。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亚历克斯是真尽力啊,还给了他们第三种选择。
亚历克斯如果知道此刻个别评委的想法,肯定也会感到一些抱歉。
因为他会意识到自己似乎给这会给个别评委增添了麻烦。
对于个别几位评委,一起晋级绝对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
皆大欢喜嘛,并且对外公布出去,这就是他们每个人都参与讨论得出的处理结果——01号选手或许在部分作品中的处理有待完善,但她不该止步于此。
如果不能皆大欢喜,那干脆就让亚历克斯背这个锅——我们的国内评委团已经尽力了,01号选手真的也很优秀,只是规则之下,我们不得不听从亚历克斯总监的建议,01号选手的路还长,我们所有国内评委都会期待她在小金钟上的表现。
这样也行啊。
对吧?
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
不但又绕回到最开始的二选一,还从可以选择沉默变成了不能在沉默中弃票。
最关键的问题是,经过众人一起用意念给亚历克斯上压力之后,现在的气氛和刚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刚才的气氛是名次明确,05号就是比01号总平均分高,或存在的异议是01号获得了本场最高的满分数量。
这种气氛可以发展为大家讨论,讨论就是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比如:可以客观的、站在各个角度说说自己对于两位选手的看法,虽然我给01号打了一个不高的分数,但这是站在评委的角度,站在比赛的角度,如果这不是赛场,站在个人的角度,我还是非常欣赏01号选手的演奏。
可现在,大家已经没有机会再发表意见了。
因为眼下摆在他们面前的选项是——是否开启投票。
投票之前还有一个见鬼的启动仪式。
如果现在讨论,就是讨论要不要开启这个投票。
这怎么讨论。
赵韦林和亚历克斯都把对话拔到这种高度,还讨论个毛?
谁要是不同意执行第十五号条令,那就是赤裸裸的不尊重,连自己都不尊重的那种不尊重。
除非你在现场有足够的资历。
然而事实是——此刻现场真正有资历的人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开启投票已经是势在必行。
那问题就又来了,接着再讨论让谁晋级的问题吗?
再讨论这个问题,未免就显得味道不对了。
因为这个投票它本是可以不开启的,是某个人一番操作让所有人都提前闭了嘴。
不开启,大家讨论讨论,说点左右逢源的话,最后多半还是按照大屏幕上的成绩公布,13、09、05号晋级全球总决赛。
毕竟投影仪上的成绩是板上钉钉的。
一旦一会儿开启了,大家就不得不尊重自己亲手给01号选手争取的机会了。
因为开启执行第十五号条令的条件是超过半数评委同意举手。
没人管你真的怎么想的,反正你举手了,就是要给01号选手一个公平。
简单来说,此刻现场大多数评委已经没得选了。
他们必须得应声先把投票开启。
不过也有已经前后想明白的评委。
“那我们就按照投票细则,先进行启动仪式投票吧。”
赵韦林说着,翻译翻译着,一众评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情愿或不情愿,反正是没过几秒钟的工夫,会议桌上便升起十七只胳膊。
四位没有举手的评委,表情也各不相同,有一位带着点遗憾,有一位带着点叹息,有一笑得无奈,有一位则是面无表情。
此时此刻,面无表情他也是一种表情。
赵韦林环视一圈,“投票过半,那我们就准备开始吧。”
接着他命工作人员去找纸笔。
像是为了公平起见,他要求每一位同僚把自己的结果写在纸上,并同时附上个人签名。
就在工作人员去寻找纸笔的过程,来自津院的冯翰林似是在为01号选手拉票似的说了一些很直白的话,多多少少有点打脸刚才四位没有举手的评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