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孝与不孝生死绕 > 字读一半大都错

字读一半大都错 (第2/2页)

四讲步骘。步骘是个文人,《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他的认同度较低。作为东吴的谋士之一,步骘在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有过急不可耐的表现。不料一上场,就被诸葛亮罩成闷葫芦一个,丢了颜面。孙权后来遣派他去交州担任刺史一职,但性情懦弱的他,在交州实权人物士燮面前,毫无作为。孙权失望之余,改派性格刚强的马岱前往交州,将步骘调回朝中。不想这个步骘,外战外行,内战乱行,因参于孙和、孙霸太子之争,结局不是太好。

步骘这个名字,难度在"骘"字。不少人将其读作"鹭"音,因为自然界有种鸟儿,名叫"鹭鸶","鹭鸶"发音"路丝"是对的,但将"骘"字发音"路"或"步"则是错的,正确的发音是"制",故步骘应该唤作"步制"。如果你对这一叫法仍记不住的话,教你一个简易办法,记住"步子"就不会念错了。

五讲蒯越。相信一见到这个名字,十有八九的人会读"棚越"。在三国历史上,蒯越其人与他的名字一样,存在感不是很高。蒯越系荆州牧刘表的部下,因于刘表初到荆州时,他在刘表平定荆州一带山贼时出过不少力,而被刘表当作心腹使用。影响最大的一次,当属他给蔡瑁出了个"弄死刘备"的主意,好在刘备借助"的卢"坐骑跃过檀溪,否则三国历史就有可能改写。不过,蒯越本人的命运尚可,他跟随刘表次子刘琮降了曹操,虽无可圈可点表现,但得了个寿终正寝的完满结局。

误将"蒯越"读作"棚越"的人,一定是被"蒯"字中的那个"朋"字给误导了,"字读一半不会错"嘛。但这个"朋"字,在"蒯"字中并没有占到一半,充其量只有三分之一。蒯越的正确发音应该是"筷月"。

最后讲一讲朱儁。这个名字,许多人一张口,就读"朱樵",这就大错特错了,朱儁应读"朱俊"。朱儁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出现得比较早。他是东汉朝廷的一员大将,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皇甫嵩被列第一功臣,朱儁就是第二功臣。这个朱儁,性情刚烈,之后他与董卓部属李傕、郭汜相争,因感到憋屈而病死。

记住朱儁之名,有个简易办法,那就是谐音记名法。朱儁既谐音“猪精",也谐音"致敬"。虽说这种记法不上台面,但至少不会让你在公众场合出洋相。

大家知道,三国时期应是中国历史上豪杰辈出的时代。光是登场于《三国演义》一书的人物,就有一千一百多个。而在《三国志》里,这个数字还要多上数百。如此多的人物,出现一些让人误读的生僻名字,并不奇怪。

对付误读名字的最好办法,一是不耻下问求教他人,二是使用字典对照求证。长此以往,生僻之字,必会被你扫荡殆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