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儿坏孙好 (第2/2页)
刘璩,出生年月不详,别名刘虔,刘禅第七子,公元258年,封为上党王。蜀汉灭亡后随父投降并一起东迁去往洛阳居住。明代《续三国演义》小说中写刘璩改名刘渊,建立匈奴汉国。
刘禅有两个女儿,长女嫁于诸葛亮儿子诸葛瞻为妻。诸葛瞻与儿子诸葛尚战死绵竹的消息传到成都后,伤心的她听到父亲诏令投降,于是自尽。刘禅次女嫁于关羽孙子关统为妻,邓艾、钟会、卫瓘三人"窝里斗"结束,亦即钟会、姜维、邓艾陆续落难后,庞德之子庞会纵兵寻杀关羽后嗣,故尔作为关羽孙媳的她,一定难逃被害厄运。
刘禅的"安乐公"身份,在其生前,多少有所"福荫"四个陪他囚居洛阳的儿子,但随着晋武帝司马炎的作古,司马炎所分封的诸多兄弟、儿子等藩王,不满"白痴"皇帝司马衷当朝,开始争权,史称"八王之乱"。司马家族的内讧,引发北方少数民族觊觎中原腹地,于是"五胡乱华"紧随而至。公元307年,国力孱弱的西晋,终于发生"永嘉之乱"。
史载,"永嘉之乱"中,刘禅四子以及四子所衍子孙,悉数被戮。故有史学者认为,因于"永嘉之乱"的残忍,刘备已属断子绝孙。
但好在人类社会,还有一个"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定律一一当年西河王刘琮因病早逝,多少蜀汉臣民叹其命浅福薄,但就是这个刘琮的后代,却因父亲离世,达贵亲友不再往来,渐至无声无息,结果曹军未予注意他们,从而为刘备留下血脉。
刘禅之傻,傻在"眼瞎",没有发现鲁肃之类的人才。当年曹操大军剑指东吴,劝导孙权降曹的文臣武将,远比蜀汉要多,唯鲁肃向其谏以震聋发馈之语:"我等臣将迎降曹操,曹操定会优待我们,予我们以大小官职。而主公择降,曹操安会将其座椅恭让于你?"孙权三思后,坚定抗曹。
但"眼瞎"的刘禅,重视的是主张投降的谯周等人,无视的是主张誓死抵御的五子刘谌,结果遭遇失国、失位、失家。诚如鲁肃所言,谯周得到了优待,之后一直被曹魏、西晋予以重用。
刘禅"眼瞎",示降乞生;刘谌"眼明",拒降赴死。父子两人,泾渭分明。遂以"刘备是儿坏孙好"一语,作为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