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孝与不孝生死绕 > 子不系父见董允

子不系父见董允 (第2/2页)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于北伐征程上。这次跟随诸葛亮北伐的大将魏延与参军杨仪又起争执,互相控告对方谋反。因诸葛亮曾言"魏延脑后长有反骨",加上魏延派人烧毁护送诸葛亮灵柩队伍及北伐大军回撤的栈道,董允与蒋琬皆认为杨仪占理,结果魏延在回途中被斩。

尚书令蒋琬担任益州刺史后,上书刘禅,希望给予费祎、董允爵位、食邑方面的赏赐。刘禅准奏,并将整个分水镇划在董允名下,作为董允及其子孙的永久享用之地。获知这一封赏,董允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镇,亲自烧掉地契,然后将赏赐他的田土,一一退回乡民。乡民认为一个丞相级别的人,不可能如此轻车从简返乡,怀疑有诈,皆不敢受,直至董允叫来地方官员证实,乡民方才相信,感动得下跪谢恩。

随着刘禅长大,宦官黄皓投其所好,从中祈求宠幸。董允多次匡谏刘禅,并当着刘禅面质询黄皓何事可为不可为?黄皓因此惧怕董允,不敢为非作歹。

疾恶如仇的董允,十分体谅下属。有一次董允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大臣约定出游聚餐,正要启驾时,郎中董恢前来拜见。董允立马下车,予以接待。董恢年少官微,对此甚为不安,请求下次再来。董允对董恢说:"相比工作,出游聚餐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便与费祎商量,取消了这次约定的聚餐活动。

公元243年,董允被加封为辅国将军。莅年,大司马蒋琬疾患加重,不能处理国事,刘禅让费祎代替蒋琬之职,董允以侍中身份兼尚书令一职,成为大将军费祎的助手。

公元246年,董允逝世。在蜀汉士民眼里,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为"四英",亦称“蜀汉四相"。后来接替董允之职的陈祗,与中常侍黄皓把持朝政,迷惑刘禅,终致蜀汉衰败直至灭亡,为此蜀汉人民更加追念董允。蜀汉文臣廊中董允位列第十一。

董允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江阳区分水岭乡董允坝,当地传说为衣冠冢,建墓时间不详。1988年立为县级文保单位。

董允坝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指距离董允墓直线距离约五百米的一个四合院,又称董允坝屋基,广义既包括董允坝屋基,又包括董允坝屋基以外的上千亩平坝。

这几处地方,现在皆被开辟为旅游之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