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2/2页)
官渡之战期间,臧霸亲领数千精兵投入青州,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促使曹操专心对付正面之袁军,直至最后大获全胜。
公元205年,曹操在南皮斩杀先降后反的袁绍长子袁谭。臧霸前往祝贺,并向曹操提出愿将亲朋好友悉数迁往邺城居住的要求。曹操对臧霸这一效仿光武帝时期大臣耿纯表示忠心的做法,大加赞赏,功拜臧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
这之后,臧霸在乌桓之战、赤壁之战、逍遥津之战等战役中,建立了不俗的功勋。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在曹丕不听贾诩劝戒、强行征伐东吴、结果陷于进退两难境地时,臧霸说了一句"借我步骑万人,我必能横行于江表"之语。曹丕因此开始忌惮臧霸,在东巡召见诸将时,趁机削了前来朝拜的臧霸兵权。早年忍受过徐谦轻视的臧霸,泰然处之眼下境遇,怡然自得山水之间。这种宠辱不惊的胸怀,最终引起魏明帝曹睿的注意。
曹睿即位后,启用臧霸,增邑五百户,并前三千五百户。可惜的是,臧霸因病去世。具体卒期不详。追谥曰威侯。公元243年,臧霸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
臧霸所得侯爵,皆由长子臧艾嗣任。臧艾官至青州刺史、少府。死后谥恭侯。其子臧权嗣任。臧霸次子臧舜,字太伯,后为晋朝散骑常侍。西晋《武帝百官名》中称臧舜"才颖条畅,识赞时宜"。
基于臧霸事奉曹魏后,彰以仁德,故官职一直处于累进状态,即使是曹丕削其兵权,侯爵方面依然保留,故臧霸的官爵进阶十分清晰:威虏将军、镇东将军,假节、执金吾、都督青州诸军事,都亭侯、武安乡侯、开阳侯、良成侯。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