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孝与不孝生死绕 > 皇亲国戚照吴懿

皇亲国戚照吴懿 (第2/2页)

如此到了公元228年,诸葛亮拉开北伐魏国的序幕,吴懿随军出征。按理,已经成为军中"元老"级人物的吴懿,应该担任先锋一职,最是不济,此职也应归由大将魏延担任,但奇怪的是,诸葛亮却将先锋之衔,授予刘备死前再三叮嘱诸葛亮不可将其重用于实战的马谡,结果导致街亭惨败。故有历史学家认为,诸葛亮虽然明里甘当"辅臣",但骨子里却对刘备所信任的人,如吴懿、魏延等,有着不屑。

好在经历了"马谡打脸"的诸葛亮,开始重新认识吴懿的价值,他在二度北伐曹魏时,放手让吴懿和魏延引军西入羌中,闪击曹魏属地凉州地区。魏明帝曹睿诏令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率大军拦阻,双方在一个名叫阳溪的地方会战。吴懿和魏延精诚团结,指挥有方,大败曹魏军队。战后吴懿因功受封徙亭侯,进封高阳乡侯,并升任左将军。

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时至初夏,天降大雨,且连延多日,淋漓不绝的雨水,造成江河泛滥,道路塌陷,军粮运送不济,前方将士饿肚忍讥,苦不堪言。其时负责军粮供应的李严,以客观窘状导致粮食不能按时供应为由,写信求诸葛亮回撤军队,诸葛亮见老天不作美,也就同意。不想李严听说军队已经回撤,又故作惊诧:"军粮充裕,为何退军?"然后又上奏刘禅,谎称"军队伪装撤退,只是用来引诱敌人,以求最后决战。"诸葛亮便将李严前后所书信件原本交于刘禅明察,从而揭开了李严为了推卸责任而弄虚作假的面目。

李严是刘备钦定的辅臣之一,刘禅念其以往功绩,欲从轻发落。吴懿闻悉,邀集参与北伐的将领,联名上书后主刘禅,坚决要求罢黜李严。碍于吴懿国舅身份,加上诸葛亮也有"以儆效尤"之意,刘禅遂将李严贬为庶民,流放梓潼郡。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五丈原。为了防止曹魏反戈攻伐蜀汉,刘禅任命吴懿为汉中都督,出镇蜀汉军事重镇汉中郡,并迁任车骑将军,授予节符,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三年后,吴懿去世任上。

有个情节,似有必要赘及,那就是《三国演义》描述吴懿是被赵云、张飞生擒后劝降。但《三国志》则记载,吴懿是自行投降。罗贯中把吴懿说成被动降于刘备,可能是为了照顾吴懿的国舅颜面。相对于吴懿难以分辨的"被动降"与"主动降",他的孙子吴乔,却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一一西晋末年,益州被流寇李雄攻陷。鉴于吴氏家族在益州的影响力,李雄多次许以高官厚禄,恳请吴乔出仕,但吴乔不为所动,誓死守节三十年,始终不向李雄屈服。

如此看来,吴乔在气节上,不仅将祖父吴懿,而且将后主刘禅,都甩了好几条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