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孝与不孝生死绕 > 鞠躬尽瘁看张嶷

鞠躬尽瘁看张嶷 (第2/2页)

公元254年,曹魏少数民族地方官员李简密书请降蜀汉。于是蜀汉大将军姜维率领张嶷等挥师北伐。而此时患有风湿的张嶷,身体虚弱到已经不能走动,只能柱杖站立,有人提议留张嶷于后方疗养,但张嶷执意跟随大军。出发之前,张嶷向后主上书道:"如果此伐取得凉州,臣愿意担任藩镇守将;如果不能报捷,只好牺牲自己以作报答。"史载,后主刘禅边看此信边流热泪。不久,张嶷与魏将徐质交战时,因寡不敌众战死。越巂郡民众获此恶噩,专为张嶷立庙祭祀。朝廷则封其长子张瑛为西乡侯,次子张护雄继承爵位。

张嶷十分讲究"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理。有几则轶事可窥。一次他在拜见大将军费祎时,发现费祎这人博爱通达,无有官架,且对新降之人不予设防。对此张嶷深感不安,回到本部营地后,专门写信给费祎,提醒他:"昔日岑彭为大将,却被刺客所害。现在你是大将军,位尊权重,应以前人为鉴,多加防范。"但费祎认为,礼贤下士总是至理,一如既往亲近降卒。不料后来果然被魏国降人郭循刺杀。

蜀汉侍中诸葛瞻,既是诸葛亮之子,亦是东吴太傅诸葛恪的堂弟。诸葛恪在"东兴大捷"后,兴师劳众,准备大举进攻魏国。张嶷写信给诸葛瞻,希望他劝谏他的堂兄:如此不顾国本大肆用兵,对己造成的危厄极大,而且新皇帝上任不久,作为顾命大臣,不宜离皇上太远,否则同样会惹大祸。后来诸葛恪果然被夷三族。

张嶷从越雟郡至朝中任职期间,一次与曹魏降将夏侯霸邂逅,夏侯霜与张嶷交谈后,大为感佩张嶷人品,说:"虽然与你初次相识,但是将心交给你,就像交给老朋友一样,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张嶷不卑不亢地答道:"我不知道你,你也不知道我,大道在你这里,你怎么能说托心呢?希望三年之后再说这话,让时间证明吧。"当时的有识之士,将张嶷与夏侯霸之间的这次交流,引为美谈。

张嶷殒身沙场后,遗体运回汉中,安葬于汉中褒城驿,即时下汉中市汉台区龙江镇。20世纪70年代尚存高大墓冢及民国十年重立的墓碑。后因村民修房造屋需要土坯,渐将墓冢蚕食,墓碑被搬运到汉中市博物馆保存。有村民在挖房基时,曾挖出鱼鳞纹砖墓道,经验证为张嶷墓无疑。

张嶷墓冢高10米,占地600平方米。有墓碑高80厘米,宽57厘米。碑刻文为:"汉荡寇将军张嶷之墓。"碑刻时间系1922年。张嶷墓现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