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恨哪三人 (第2/2页)
留在西凉带兵的马超听闻这一噩耗,起兵反曹(《三国志》载:马超先反曹,曹才诛马腾三族)。曹操率兵镇压,双方在渭河、潼关等地大战。马超本人武艺高强,手下那些西凉骑兵,骁勇顽强,要不是曹操割须弃袍,改变自己模样,蒙过马超军队,曹操必"挂"西凉。"割须弃袍"无疑成为曹操一生难以抹掉的笑柄。后来马超投奔刘备,刘备给了他一个五虎上将之衔。消息传到洛阳,曹操恨得牙根痒痒,但因鞭长莫及,只能徒叹奈何。
终于轮到叙述曹操的第一个仇人张闿了。这个张闿,自从做了得罪曹操的那件恶事后,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老罗的《三国演义》,皆不再提,好像人间蒸发一样。但张闿所造成的恶果,却着实搅动了当时的时局。出于方便解说张闿所做的那件恶事,我把張闿按上一个类似时下公安局长的职务。
话说曹操占据兖州不久,信心满满的他,就像时下突然发迹的土豪,派人通知父亲曹嵩带着家人,前去兖州享受荣华富贵。曹嵩一行途经徐州时,时任徐州刺史的陶谦,出于讨好曹操,设宴款待曹嵩一行。之后,又是出于好心,陶谦嘱咐张闿,带上几个"警察",护送曹嵩一行前去兖州。
如果张闿是个恪尽职守的"公安局长",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曹操的第一仇人,而且还有可能从此受到曹操的器重。但这个张闿,是个贪财之徒,他被曹嵩一家所带金银细软给迷了心窍。他就伙同那几个手下,将曹嵩一行杀个精光,然后一跑了之。
为报杀父之仇,曹操就差没把地球翻个遍,但愣是没有发现张闿。既然找不到"和尚",曹操就拿"庙"撒气,亲自率兵讨伐陶谦。讨伐过程中,曹操滥开杀戒,不仅要了不少陶谦手下的命,而且还把那些为陶谦说话的名士,也予杀了,内中包括九江太守边让一家200余口。
边让是曹操救命恩人陈宫的好友。闻知边让被杀,陈宫怒不可遇,他先是游说曹操好友张邈背叛曹操,拥戴吕布,继而开始攻打曹操。不到一个月,曹操就失去大片"根据地"。要不是荀彧等人誓死守卫三座小城,也许曹操的"老本",早在那一年就蚀光了。
因于这场"众叛亲离蚀老本"的噩梦,肇于张闿,故而张闿这个家伙,应该是曹操一生中最恨、最恨、最恨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