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回中 联蒙联金胶着不下 太后皇帝举棋不定 (第2/2页)
算了,你一个老太婆我也不跟你计较,看在你平时对我还不错的份上,就给你这个面子吧……
于是柴安风撇了撇嘴,坐在一边不再说话。
这下皇帝赵昀可就遭了殃了,茫然无助的他把完颜守绪这份亲自拟写的国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了一遍又一遍,是没看出什么门道来。
却听太后又催促了一遍:“怎么样出殡的事儿,皇上有主意了吗?”
“我……我……我不知道啊。”没办法了,皇帝只能这么讲。
太后显得很失望:“哀家一个女子都知道——兵者国之大事,死身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当皇帝的怎能不
懂军事呢?皇上除了读读四书五经,平时也该多关心关心军事态势啊!”
教训了皇帝几句,杨太后才又重新想到了柴安风:“柴安风,你刚才你就想说话,哀家就不压着你了,有什么话你说好了。”
杨太后果然威严十足,整个谈话都在她的掌控之内。
柴安风有些被动,但终于逮到个说话的机会他是不会错过的,便赶紧将岐国公主通报的军事形势和耶律楚材的细致分析,一一向皇帝和太后介绍了一遍,最后才得出自己的结论——现在必须立即出兵,帮助金国抵抗蒙古。
出兵帮助金国攻打蒙古,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大事。
也不是一件一般两般的大事,而是一件足以震动天下的、巨大的、极其重要的大事。
这样的大事,就连杨太后都不敢有半分的随意和草率。
“这个——”杨太后拉长了声音,又倒吸了口冷气:“嘶——哀家是个女流,不懂国家大事。出兵金国……这事儿牵一发而动全身。皇上不好拿主意,哀家也没主意啊……”
思来想去,杨太后还是决定把皮球推给踢给史弥远:“不如这样吧。史老相公巡视政务去了。不过啊,他去了那么久了,似乎也该回来了。不如公主先在这儿住上个三五天的,等史老相公,回来再做决断不迟。这是件大水,总是要好好商量一番,不是吗?”
柴安风一听这话就着了急,等史弥远回来,那黄花菜都凉了!说不定蒙古人都把开封打下来了!况且史弥远这人不好说话,万一他打定了主意就是不肯发兵,那怎么办?
因此听了这话,柴安风忙不迭地建议:“太后,不用那么麻烦了吧?史老相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
回来呢!我们这儿先做下了决定,完事儿再慢慢通知他,不也是一样的吗?现在军情十万火急,实在是拖不得啊!耶律先生跟我说过的,蒙古人行动极其迅速,一拖两拖的,兴许蒙古人就杀进中原了!”
谁说不是啊!
这两军交战可不是女人家绣花——今天绣一针、明天绣一针,早一针、晚一针的都不打紧。军事也不同于朝廷处理政务,钱粮布帛收得多一点、少一点,这里匀匀、那里匀匀总是能匀出来的。
打起仗来,那迟一步,晚一步那便是天壤之别,那是要关系到成千上万条人命的!
杨太后不会打仗,处理政务的能力实际上不强,这也是她为什么虽然不满史弥远专权,却还要依靠他掌控朝政的原因。
但“兵贵神速”,这点最基本的常识她还是懂的——要是蒙古人真的是发动了灭金这样的重大军事行动,那肯定会是疾风骤雨、山呼海啸,别说是节节抵抗了,就是抱定了要逃命那也得腿脚快些。否则晚一步,不就是要被洪水吞噬了吗?
想到这里,杨太后忽然是下好了决心,一咬牙正想说:罢了,这件事情哀家都做了主了!
不想此时保宁轻轻走了上来,在杨太后耳边低语了一句:“太后,史老相公回来了……”
现在的史弥远,在太后皇帝这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儿寡母面前,几乎成了一个尾大不掉、欲除之而后快的权臣。然而又是这个史弥远,当朝局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又几乎是皇帝跟太后唯一的依靠……
因此当听到史弥远回临安消息的时候,杨太后几乎喊出了喜出望外的声音:“好!好!好!史老相公回来,那一切都好了。快,快去,快请老相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