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回中 现危机党争一触即发 办喜事公府一龙三凤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我去南宋相个亲!
这其中有两个南辕北辙的原因,却偏偏都同柴安风有关。
原因之一,是崇义公府被包围封闭,崇义号的工坊也大多被查封了,而工坊的一个重要商品,便是造纸厂出产的宣纸。并且按照郑婷儿的经营策略,崇义号出产的宣纸,都是一等一的好纸张,朝廷官员买来都不舍得自己用来练字,都是用来写奏章、写条幅用的。现在柴安风和郑婷儿都被关在公府里,没人给他们出货,写奏章的纸自然也就没了,奏章自然也就写不下去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真到里党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也就顾不得能不能用上好纸了。
而让这些官场乌鸦闭嘴的真正原因,乃是从前线传来的敌情通报。
通报是从襄樊用八百里加急快马送过来的,传递了一个重要情报:说是金国元帅完颜合达,在皇帝完颜守绪的支持下,尽起全国金兵四十余万,陈兵汉江两岸,要一报樊城得而复失之仇!
本来边将送给朝廷的战报,一向都不免有些危言耸听。把敌情说得紧迫一些,要是赢了,自然是自己以弱克强、以少胜多,脸上自然多了几分光彩;要是输了,那也是强弱太过悬殊之故,也不算太丢人。而朝廷接到战报,一看情势不妙,自然也会加大增援和支持的力度,前线边将的压力也随之会减轻许多。
总而言之,虚报敌情、故意夸大,对前线战将来说,是一件有利大于弊的事情。
而朝廷里也都不是傻瓜,知道前线的这一陋习,往往接到敌情通报,第一时间会将敌军的总兵力打个对折来估算。
可是这次的敌情通报,实在是太过可怕了!
四十万金军大军压境啊,就算打了五折,那也是二十万人!
二十万人是个什么
概念?
如今襄樊前线的忠顺军,差不多可以说是大宋国内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了,可人数却只有三万人上下。这支军队勉强可以同金军主力做到一对一交锋过程中的对半开。然而这次金军来势凶猛,二十万人差不多可以做到六个打一个了,忠顺军固然强悍,却也不是云里金刚、天上罗汉,人家人踩马踏的,都能把忠顺军给踩成肉酱!
至于大宋国其他军队的作战能力,向来要比金国军队差上不少,尤其是金国领军的还是名将完颜合达。因此,想要对抗这二十万金军,大宋国怎么着也得集结起六十万人才有必胜的把握。而这六十万人马,别说是上阵打仗了,光人吃马嚼就是老大一笔开支。
就算是克服千难万险上了战场,侥幸赢了固然可喜,输了也不过是赔款割地而已,大不了把樊城割给金国也就是了。可万一打成不胜不败的糜烂局面,那整个襄樊前线,就成了一个吞噬生命的万人坑、吞噬金钱的销金窟,朝廷财政虽然还算充盈,可天长日久之下,能否维持下去,还是个未知之数!
前线形势这般紧张,让皇帝赵昀、太后杨氏、宰相史弥远、参政真德秀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了千里之外的襄阳、樊城,已然是顾不得眼皮子底下的崇义公柴安风了。至于他们手下那些摇笔杆的虾兵蟹将,更是不敢在这等紧要时刻乱说乱动,万一一道奏章写得不好,热闹了那几位大人,说不定人家眼神一晃,便能让自己的前程毁于一旦。
后方搞得如此紧张,前线却轻松了不少。
孟珙战报中的六十万人……别说二十万了,就是六万人都够呛。
原来是金国皇帝完颜守绪招亲之事,搞得蒙古成吉思汗很不高兴,虽然也
没有以此为借口立即挥军南下,却也命令麾下战将组织和带领小股军队,不断袭扰蒙金边境,搞得金国皇帝完颜守绪焦头烂额。
这种情况下,金国怎么可能纠集起数十万大军呢?
因此压到襄樊前线的,就只有完颜合达所部不到六万人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