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 人穷志短 (第2/2页)
方爷爷对着沉默而执拗的方源生了一会儿气,然后大大咧咧的说道:"算了,你果然跟姥爷年轻时一个德行。嘿嘿,第三件事,就是你今年十八了,按照咱们方家的规矩,爷爷给你的表字是'恨少’。"
方源有些欣喜:"方源方恨少?姥爷,这是什么意思?"
方爷爷大笑道:"天方地圆就是钱,钱到用时方恨少。哈哈,就是这个意思了……"
方源:…………
上山劈柴、下山挑水,忙完了家务活之后,方源回到房间收拾行李。
几件换洗的衣服,一床薄薄的毯子,此外还有一个用了五年的旧手机。
除此之外还有个小木盒,盒子有一个键盘的长短,上面镌刻着"志在止戈"四个陈旧的金字。
方源的手拂过木盒,盒中发出若有若无的嗡嗡声。
剑在匣中,不平则鸣。
……
第二天方源起的很早,他背着简单的行李告别了姥爷和母亲,走向工头刘建家。
路上,方源走过她家门口,本想过去道别,然后才心神恍惚的想起她不在家,而是在县城准备明年的高考。
刘建也起的很早,因为山路很远。
一老一少沿着山路行走,两人断断续续的说着对话,方源得知了刘建的具体情况:刘建跟着一位建筑承包商在国内最繁华的都市南圳盖高楼,但有钱有势的承包商并不是最大的老板。
出钱的,是一家名叫"恒大地产"的开发商,是甲方。
施工的,是一家名叫"省二建"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是乙方。
干活的,是刘建口中的小承包商,人称:包头、包工头。
这就是压着刘建他们的三座大山,最底层的便是那些干活的工人,由于大多数来自乡村和贫困山区的农民,于是便被人称为民工。
不过刘建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理想、有毅力的技术工人:老刘的理想是城里买房、顿顿吃肉,然后让他这个四十多岁的老鳏夫娶个都市女性当老婆。
对于刘建的理想,工友们集体给差评:理想如果太扯淡的话,就是梦想了……
为了让方源对真实情况有个了解,刘建有些尴尬的告诉方源,他不是什么工地上的大人物,他只是一个班长而已,手下有五个架子工。
所以,刘建让方源面试的时候,机灵点,争取给领导们留个好印象。
方源恍然大悟:原来刘叔叔在工地上做不了主,他和姥爷一样,在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