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叩阍 (第2/2页)
也有可能是怒急攻心,气饱了也未可知。
陛下回宫后不久,就听说宫里连夜传召了太傅与丞相,命令他们立刻进宫。
“好个朱大寿啊!真是好!好!”
御书房内,皇帝两眼通红,他将一卷皱巴巴的纸张扔给赶来的太傅与丞相:“你们都看看!”
两位重臣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光,打开卷纸仔细阅读起来。不一会儿就都脸色大变,想起之前从边关轻描淡写报上来的镇压叛徒一事,冷汗都涔涔落下。
哪里是镇压什么叛徒,竟然是百姓起义!还是在北边边关这么紧要的地方!
皇帝回想自己见到那个校尉,得知真相的时候,真是前所未有的痛恨自己亲手提拔的将领朱大寿,且心中惊惧不已。
倘若他继续被瞒在鼓里,是不是等到起义军打到京城的时候,他才能知道!
“陛下冷静。”太傅到底曾经是皇帝的老师,此时还有资格劝上一句,“朱将军负责边防,或许军营之中的事就没有太留心。”
这也是敷衍之词罢了,据那校尉所说,军营之前有人私下卖军粮,得到的钱财中饱私囊,导致士兵粮草不够,劫掠百姓,引发民怨。
敢这么做的人,都是军中有靠山的,北边军防最大的靠山就是朱大寿,他真就半点不知?
“要把那些人全部撤职重办!”皇帝简直是气急败坏,这种话都不假思索喊了出来。
“陛下,如今朱将军镇守边关,地位非同寻常。如果现在撤职查办,何人代替朱将军的位子?”丞相无奈问了一句。
皇帝背着手在书房走来走去,努力消散自己的怒气。
丞相提出的疑问,其实也是皇帝心中的隐痛。没了朱大寿,一时半会儿去哪里找合适的武将顶替上?
难道重新启用南安侯府?不行!军权不能放,否则皇权也弹压不住军中贵族,皇位不保;朱大寿此事渎职严重,但是他的根基全仰仗着皇帝,因此皇帝也不怕他翻天。
“唯今之计,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让朱大寿戴罪立功,将朱将军以下的涉案人员该惩戒的惩戒,该罢职的罢职。”太傅适时说道,既然一时半刻还要用人,也只能敲山震虎,叫猛虎心中知道怕了才好。
太傅人老成精,他察言观色就知道皇帝无论如何也不会启用南安侯,心里倒是一松。
皇帝是从太傅手中教出来的,他如何不了解自己的这个学生?倘若皇帝启用了南安侯,那么赵家纵然有一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华,最终仍旧处境堪忧。
如果南安侯力挽狂澜再建军功,只会让皇帝心中忌讳更深,下场不会好;如果南安侯接过这个烂摊子没处理好,只会受到皇帝斥责,从此一蹶不振,再无从前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