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睥睨天下 > 九、吞并原州(五)

九、吞并原州(五) (第2/2页)

康夯的人马和黑衣军差不多同时到达原州城下,张彬遥望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很无所谓,他现在的职务只是一个监军,怎么打败敌人,占领原州是大将军古君的事。

古君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哀叹,这担子一下子就压到他肩膀上来了。

兵临城下的感觉让唐修成感觉到战战兢兢,虽然穆王派了五万部队来,但是他不敢放心,在这个诸侯争霸的时刻,一不小心的结果是全军覆没,穆王刚刚称帝,现在地盘不足,内政也挺紧张,自己花了两千石粮食买了他一万人来,结果全军覆没还搭上了自己的一万人,现在感觉到没面子了再派了五万,又征收了自己五千石粮食,再折腾下去,就算原州城保住了,也没了过冬的粮食。

康夯并没有要求进城,他觉得五万兵力放在外面更有震撼力,也更加能够将黑衣军牵制住。

原州城内大约有四万军队,其他地方来援的原州地方兵力有两万,加起来一共是十一万对黑衣军三万,他们虽然很有信心用人海战术堆死黑衣军,但心理也坎坷打鼓,就算是强如秦军,用人海战术都没将黑衣军给堆灭了,何况是自己这点破落人马?

第一次当上总指挥就指挥上这么大型战役,古君小心肝在砰砰直跳。他采用张彬的战略战术,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先动。

张彬不管古君的战法战术是否抄袭他的,他现在只要的是胜利,有胜利就回来见人,没胜利就按照军令状上写的,提头来见。

现在,没多拖一分钟,对他们就越不利,只要原州地方兵力驰援,从后方攻击,而康夯绝对会抓住机会从右侧攻击,只要原州城城门打开,里面再杀出四万原州士兵,或许真的三面楚歌也说不定,至于剩下一面,如果黑衣军愿意往那边逃,相信没人会阻拦,因为那一面就是零州,穆王兴起的老窝,三万零州战术虎视眈眈。

穆王的这个南唐小朝廷发展势头很猛,在穆王称帝后,立刻有几个没有公开宣布自己立场的墙头草鼓起勇气站起来宣布,以后跟着穆王混了,并在自己地盘里采用穆王的年号继唐。

每一个政权都有自己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穆王的反对者无疑是他的兄长陵王,一家出了两个皇帝,本来是直接庆贺的事。有皇帝咱兄弟一起当,有江山咱兄弟一起享嘛,这句话狠狠的刺激了陵王。

本来他的皇位就坐得不甚安稳,就是怕他这个扮猪吃老虎的老弟出来插一脚,没想到这个害怕果然成了现实,而且人家称帝后人气比自己旺很多,一时之间在中唐百姓中流传着穆王登基天下太平的民谣,密切关注着百姓动态的他岂会不知道,听到这民谣后差点没被气死。

现在穆王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够给他的国家,他的百姓,尤其是他的士兵一个自信的契机,这个契机需要黑衣军来给予,只要黑衣军一败,他们的信心就出来了,他们的名气也理所当然的出来了。

这一切张彬又何尝不知道,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干涉,他也是从一个菜鸟,对照着兵书发展起来的,但是发展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兵书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用的,比如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不若则避之等等,他没有用上,因为黑衣军起步之初几乎是不若所有人,最后好不是屡屡以少胜多赢出了名声?

如果古君在他的所谓经验之谈的教导下,也许能够打赢这一次,但是下一次呢,他完全按照张彬的思维去打,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张彬任命他为主将自己当监军的心血不是全白费了么。

战争得靠自己,不在血与火中成熟,古君永远是一个连杀人都会觉得恶心的将军,这样的将军在文人眼里是儒将,在真正的战场上,是渣,甚至来当渣都不够格。

要想面对国内多变的形式,迅速在众多势力中站稳脚跟并吞并势力,他需要各种人才,萧明式、苏子长式,木江维式,刘熊式,他手下的每一个人都代表着一种类型的人才,而他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来充实自己,最好每一个式样的人才都能形成一个独到的团体,而不需要由他来逐个担心。

这一天看似简单,其实遥遥无期。

人才,多么可贵的东西呵。比处女绝对要珍惜一千倍,尤其是像萧明这样的人才,也许用一千倍还不足以形容他的珍贵,处女,又算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