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勾结一 (第2/2页)
宋军包围范乡,对黑衣军来说并不是坏事,同样,宋军突然撤离,对黑衣军来说也并不是好事,至少八万宋兵在城外,能当保镖用,曹武那样的家伙就不会时刻打主意了,相比曹武虽然人少,但绝对比宋军要头疼得多。
事情的两面性谁都说不定,曹武能勾结莫朝阙,曹宇就不能勾结达王?曹宇和他那老爷子的脾气,萧明在几个月的相处中摸得够清楚了。如果不是曹宇他老子排斥外人,自己还找不到借口出来呢。
达王在往北行了十多里,就碰到第一个阻力,那是来自伐曹同盟的小诸侯,手下只有五千兵马,关云长把这一带分配给他主攻,结果他一直带着部队驻扎在这里一动不动,典型的只想捡便宜而不愿付出。
他的军纪军容比起宋军来说,还是要高一个档次的,可惜他们老大没达王精明,在得到斥候的报告后,达王立刻下令部队小心隐蔽,然后瞅准了再偷袭。
当这些中唐部队还在优哉游哉的计算自己将得到多少利益时,宋兵突然从旁杀出来,打偷袭是任何当兵的都喜欢干的事,有不费力的人杀你不杀,那不是白痴么,对于当兵的来说,他们的天职就是杀敌人,和商人的天职是赚钱一样,不择手段,只计结果。
被偷袭,而且是来自南面的,这个军阀第一时间在脑海里排除曹宇的可能,然后用排除法又把其他几个部队包括黑衣军给排除了,正疑惑不解,不知是谁来打自己,挤上前线一看,眼见为实嘛。
整齐的灰色盔甲,胸前扎着一个大大的色红蝴蝶结,不是宋国的部队是谁,他一直居在这个小山窝里,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八卦也知之甚少,这些宋兵而且是这么多的宋兵哪里来的,他弄不清楚,战局没有给他疑惑的时间,他刚想下令往东撤,去关云长部队附近寻求庇护,结果东面也冲出许多宋兵,然后是西面,很明显,宋军早就作好准备,摆明了就是想灭掉自己的。
眼下只有北上一条路,那边是曹宇的地盘,往上走不要三十里,就会遇到曹宇驻扎在那里的一个方面军,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以现在自己这残兵败将,士气掉得差不多了,和人家去拼,无疑是鸡蛋撞石头,找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有一丝希望那就要去争取,如果能突破曹宇那个方面军的堵截,再往东跑,就更接近关云长了。
他可不想继续留在这里,让失去斗志的士兵和来势汹汹的宋兵继续周旋,损失掉人马不说,葬送了自己的小命可划不来。
这位可爱的军阀当机立断,北上脱困。如果他知道了曹宇与宋军结成了不明的协议,有了一些不为人知秘密,他还会不会选择北上突围。
他手下的三千多残兵败将困兽之斗,对着堵着自己前途的曹兵就是一阵猛攻,这个方面军似乎得到了什么指示,不想和这些家伙计较,很乖巧的让出一条路,夺到路的他们一溜烟的朝东跑去,什么伐曹大计,什么民族大义,跟自己的生死存亡比起来,都见鬼去吧。
达王淡淡瞟了逃逸的中唐军队,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这是他们进入中唐境内的第一场胜利,很大的鼓舞了士气,看来中唐除了黑衣军,其他也差不多是纸老虎,不足为惧。
他身后的士兵在声嘶力竭的欢呼,虽然是以多胜少,又是不光彩的偷袭,但终究是赢了,从未上过战场上的他们第一次获得胜利,怎能不高兴。
欢庆半天后,达王下令继续前进。
曹宇的部队早得到通知,虽然有些将领看着宋军不那么友好,但上头的命令不容违背,当前局势就算最底层的士兵也知道,如果不寻找外援,迟早被灭亡,既然中唐的人不仁,自己何必重义,什么狗屎,民族大义,死他妈远点。
不有句话叫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教天下人负我么,现在天下人已经负了他曹宇了,他有借口和理由去负天下人。
达王率着部队,雄赳赳气昂昂的开进曹宇的腹地,他毫不担心曹宇出尔反尔,现在他们双方都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挂了另一个都别想蹦达。
曹宇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关云长的大军长驱直入,他的那点兵马摆在关云长面前,就跟一处女膜似的,想破就破毫不费力。
当然,处女膜易破,但处女还是会反抗的。玩明的关云长并不怕,曹兵仗着自己是地头蛇,悄悄偷偷的放放冷箭,虽然死伤不多,但弄得人心惶惶,关云长恨不得杀他们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