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睥睨天下 > 四十七、夺取青州城(四)

四十七、夺取青州城(四) (第2/2页)

曹家兵越笑越起劲,八千道笑声汇聚到一起那就非常可观了。笑是种奇怪的东西,或者说是传染病,一个人再怎么笑也笑不得多久,但八千个人就不同了,此起彼伏,你方笑罢我登场,越笑越乱,越乱越笑。这么一来,把部队的狠、静、齐给笑没了,全部成了弥勒佛,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吕昭君抓住机会,剑锋指向曹刚,娇喝:“杀啊!”

白州兵本来就被曹军笑得愤慨难当,现在报仇的机会来了,一个个鼓足劲,暴喊着喊杀过去。

在白州兵阵前,是一排执旗士兵,他们旗子平举,在旗杆端口竟然有着半尺长的尖锋,这一排旗兵就像长枪兵一般,迈着整齐的方步,身后跟着整个部队,有序而杀气腾腾的推进。一个人的踏步声很小,但一万个人的踏步声汇聚起来,就如滚滚春雷连绵不息,“咚,咚……”紧凑而有节奏的响着。

张彬不由得对吕昭君,以及她的士兵评价提高了几个档次,即使是黑衣军,在气势上都难以盖过他们。

两军相距不远,曹氏兵卒还未从狂笑中清醒,已经刀刃临身,血光之灾临头了。仓促备战难免有些手忙脚乱,付出数百战友生命的代价后,他们终于开始正常反击和抵抗。

两个军队都是训练有素,在战争中成长的部队,差不多的战斗力,差不多的兵力,曹军尽管在气势上先输一筹,又有些骄傲,但对战局不构成致命因素。

棋逢对手方知激烈,张彬也第一次看到这么不要命的女人。

吕昭君剑锋所指,口中喊杀,自己并不是镇守后方当乌龟,语音未落,便催马上前,身后两百亲卫骑兵亦步亦趋,即保证她不会受到伤害,又不妨碍她的行动。

这两百亲卫就像一张网,放些小鱼小虾进圈屠杀,又能有效挡住敌军重围的压力,虽然比较吃力,但有惊无险,因为后面紧跟着一万忠诚勇敢的白州战士。

可以看出,吕昭君的亲卫是精心选出的敢死队,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团队合作意识也很强的士兵,比寻常的白州士兵素质要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即使放在黑衣军也算不错的士兵了。

张彬虽然想上战场,手有些发痒,不过他很明智,自己没有吕昭君那么好的亲卫骑兵,一个人放在混战中,即使本事滔天,也是送死的对象。若那么做了,别说纵横厮杀,能不能留有全尸都是问题。

于是他索性驱马到一个小山坡上,可以一览战场全景,悠哉悠哉的看起戏来。经历这么多场遭遇战,没哪一次像现在这样置身度外,吕昭君代替了自己位置,在漫天尘土和硝烟中左右冲杀,所向披靡。

敢说,地球上拍的那些耗资数亿的战争大片绝对没有真实战场这么惨烈,这么震撼人心。战场上,为了活命,就得杀人,而一个人只有一双眼睛,不可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分神只会死的很惨,但对周围毫不关心,只顾眼前敌,那样会死的更惨。这就是为什么士兵只有在战争中成长成熟的原因。

经验可以传授,但绝对无法照搬。实践更重于理论。至理名言哪!

两个白州兵背靠背,一人瞄准一个方向杀敌,更有三五成群围成小圆圈的,原本不是没划分所谓集团作战,但一上战场,被地势,敌人等因素一影响,完全打乱,只有临时组成小集团作战才是正道。战场上,团体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也有非常有才的将领能做到将部队根据不同情况推断出来各种可能出现的局势,而形成有效的指挥,比如莫朝阙,这就是名将和能将、庸将的区别。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张彬在小山坡上看得非常仔细,认真分析,在指挥上,吕昭君最多能称为能将,比起莫朝阙来相差甚远,但在部队建设上,根据一个女人的直觉,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能弥补在硬件设施上的差距,故她能依靠一己之力,让秦兵拿她无可奈何,让曹武吃不下白州。

打着打着,双方伤亡渐次增加,而吕昭君在气势,兵力上微弱优势开始凸显。

有几个人也开始心疼了,首当其冲就是张彬,好不容易借了一万人,还没为自己出上力,先和别人火拼一场。

这感觉就像借了一万块钱,自己还没开始花,就先被债主花掉几千块,而且还要自己还一万块钱的感觉一样。张彬觉得自己当了冤大头。

莫名其妙结了一个仇人不说,关键是这感觉窝囊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