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人过五十日过午 > 320、鲅鱼和孝道

320、鲅鱼和孝道 (第2/2页)

先到的舅舅家。舅妈正在门口跟邻居老太太聊天,看到我们的车子,就高兴地迎上来。舅妈总是一副笑模样,叫人见了就感觉亲切的慈祥老人。舅舅也听着动静出来了。我把鱼放下就走,谢绝了舅妈的请求:“你等我一分钟,我回家给你那点儿花生米,我估计你能来,就提前两天给你刚剥皮了的。”

接着回母亲家。门口的樱桃树长大了许多,很多樱桃都染了一点儿红色了。院子里母亲种的西红柿、黄瓜、青椒、茄子的小苗不多,却齐整茁壮。母亲的脸有些发乌,不过四个月前也是这个样子。毕竟87岁的老人了。她仔细地看了我半天,说我一点儿病的样子也没有了,包括脸色。我说,放心吧,你儿子有福,现在不但医疗技术高,而且有好药。她这才放心地指导外甥女和儿子把东西都放在哪儿,比如冰箱的冷藏还会保险,西屋里边放牛奶等等。

送外甥女他们到大姐家。大姐透过玻璃窗冲着我们笑。妻子考试大姐一样指着我儿子问这是谁?大姐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们的姓,却说不出名字,而以前她是叫儿子的乳名的。

大姐夫把大姐打理的还算干净,但是家里的异味儿还是难免。而那棵四季桂的花香还是很浓郁的,估计这是外甥女婿的杰作。这个小伙子总是能够开动脑筋克服困难的问题,当然,这棵拇指多粗的四季桂估计也不会便宜,大姐夫是不会花钱买的。可是,他能百忙之中把它养活三四年,也算是奇迹了。

妻子和儿子都同意顺路到集市上看看,我更是喜欢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烟火气。我买了几斤黄瓜,才一元一斤,妻子说超市的要三四元,且不如这个味道好而鲜嫩。看到卖淡水鱼的,有鲫鱼、鲤鱼、黄腊丁等。五条黄腊丁个头都不小,小时候我在河里摸过,它们有锋利像刀子一样的鳍,经常划破我们的手,所以我们叫它们“割刀鱼”,它是所有淡水鱼中最为鲜美的,也是最贵的,因为他们是肉食鱼类。卖鱼的报价20一斤,我说五条都要了15一斤。于是,称了,41元。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坐在地上,前边放了几个空盆,有铝的,有塑料的,有大的有小的。估计是其他的鱼都卖了,只剩下一小堆的小杂鱼。她告诉我是老头子昨天晚上在东大河抓的,用挂网挂的,十块钱一斤,不到两斤。我想买下,却又觉得这鱼吃起来很一般;不想买,却又希望这老太太能够早点儿回家。当我买了黄腊丁返回路过的时候,老太太竟然不在了,那东西还在,于是我就上了车。

五条鱼放在盆子里倒入水,还活。可是不久就有的不呼吸了的样子。我找来剪刀想宰杀他们,却又有些于心不忍起来。都说没有买卖没有杀害,可是,我不买总有人买的,没人买,那捕鱼人也会自己吃的。如果把它们放入东大河,且不说他们能不能活下去,就看那如此之多的捕鱼者,估计很快又把它们抓走了。我也希望家乡的河流象西欧一样的河流那样清澈见底,鱼群游动,水鸟成群,与人和谐共处,可是,这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弥补的差距。

三条小一些的鲅鱼,给了大姐一条,给母亲冰箱放入一条,中午炖了一条,出锅时候放入了母亲种的头茬韭菜,味道十分鲜美。而送母亲的啤酒有的都过期了,她也不知道。打开后有了沉淀,她也不在乎,仔细地喝了不少。我们陪着她一起喝。她说好久没喝酒了,端起杯子来还真想得很。这次回来,我把家里所有啤酒和开了瓶的白酒、黄酒、果酒还有放了很多年的威士忌都划拉了回来,反正我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天天喝酒了,偶尔喝一点,红酒就够了。而母亲不喜欢喝红酒。

西邻居的二堂哥也退休了,抽空和二嫂子回来把老宅翻建结束。包工头跟我聊起来,竟然也有不少共同认识的人,于是加了微信,发现他还有个小型养猪场,并且最近要宰杀一头老母猪,14元一斤说味道会如何如何的好,于是打过100元钱去,叫他杀猪后送给母亲,看看是不是曾经的味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