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赐名倭国 (第2/2页)
水神可以肆无忌惮的瞧不起始皇帝嬴政,但在徐福的心里,嬴政虽比不上那群华夏的老祖宗,可当世之内,确实是无敌的存在:“水神,暂时回不去了,毕竟回去就是个死,咱想留在这里,给这里也带来一些传说。”
“如此也好,我们共工派系可不止我这一条。你们中原的龚姓和洪姓,都是和我一条血脉的。所以我们这条断了,就断了吧。”水深的言辞让徐福不明事态:“水神前辈,你的意思是,您没有后人吗?”
“从父亲那一代,就得到了中原会有一个一统华夏的人在了,所以父亲对我说,若是到了我这一代当真如此,那么就不要有后人。”水神的话,更让徐福摇头不解:“前辈,您说明白点吧。”
徐福有徐福的尴尬,在中原,在嬴政的身边多年,都习惯了一字一句的让世人认同。可如今这个狭小的岛屿上,在这个岛屿的地洞里,面对共工的后人,怎么也提不起那自己认知的聪慧。
水神知道事情发展到了现在,也不是说父亲也好,还是祖上的人也好,都无法正确的命准今后的事。不过早已经达成的誓言,如今还是遵守的好:“若是中原一直内乱下去,这片岛屿就算是过上一万年,也不敢掺和中原的事啊。也如你所说,如今中原虽然还是暗流涌动,和明面上,以始皇帝为尊了。不管今后多少世代,估计都得有人为最尊者,所以我们不想再和你们隔海相望了,我们也想回家。”
“回家...回家...说的真好啊!”徐福后来自然是没有回来,而传说徐福继承了水神的衣钵,成了太阳列岛上的皇帝。一代一代的传到了现在,也是忍不住了,终于踏足了勇气,以正式的礼仪,渡海西来,先是到了曾经周世燕国的地界。
刘秀听着面前这位从东海之东而来的人,本来是没时间说道的。只是来者犹如老赖一样,粘着刘秀,天天形影不离的,搞得刘秀都快发毛了:“你说了那么多,可也得看看行情啊,如今赤眉军和绿林军都盯着朕,朕也得看看有没有活头啊。”
“陛下,我们的人,悉听您的命令,上刀山下火花,在所不辞。”来者自称是徐福的后代,刘秀得不出结论。抱着不知道就信的想法吧,刘秀已经是忍了很久了:“你先去南边躲躲,若是朕得了天下,你再来吧。”
“这...陛下,我们能跟着您打天下吗?”东海来者的个头不高,每每和刘秀讲话都要仰头的,像是个孩子跟父亲说话一样。
所以刘秀在面对东海来者的时候,也如同父亲一般的有耐性:“说实话,你们这些人不管战力多强,也奈何不了当下的局势,反而以东夷遗民的身份加入到朕的阵营中,会给朕惹来诸多麻烦。还是听朕的话吧,先找地方躲起来,或是先回去,等朕一统华夏了,自然就去告知你们的。”
刘秀的说辞说难听点都是到了仁至义尽的地步了,可不曾想,还是让这群东海的来者,无法动摇其心:“陛下,咱们不会走,这齐鲁之地本就是我们东夷人的地方,要是战死于这里,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刘秀叹了口气,心想这群人不过百人,又有如此决心,就这样吧:“你们混入朕的中军中吧,没有命令你们不得上战场。”
匈奴多年已被中原打服,西域也一直都和中原进行着商业往来,南边自武帝世代,南越国投靠而来的时候,早就把南海之南的地方给控制在了手里。王莽虽然把新朝帝国搞得一团糟,但也还是做了点事,在青海湖的西海郡,就等于让帝国的西界,更往西了一点。
所以刘秀对于东海之东的地方,早就垂怜三尺了。如今这东海来者主动找到自己,刘秀不希望这群亲密自己的人,不明不白的死在战场上。
绿林军和赤眉军原本也是合作关系,在对付王莽的新朝时,之间的协作也非常的好。但一山不容二虎的例子太多了,刘秀看透了人和人之间的本质,所以知道自己可以占据一边,去攻打另一边。
刘秀选择了绿林军,因为刘玄有几斤几两刘秀心里明白:“大军明日出发,你们跟好了。”
刘秀的军队习惯性的躲藏起来蓄势待发,绿林军和赤眉军就这么的交战在了一起。
按照两军的风格,赤眉军的军纪要更好一些。当初要和绿林相抗衡的时候,赤眉的首领特意让手下的人把眉毛都染成了红色,以分别绿林。所以战场之上认清人们的标准,就是眉毛是不是红色的。
夹杂在其中的刘秀,知道坐山观虎斗的策略,所以先和赤眉军短暂的合作了一把,率先把战火引到了长安。其手下大将邓禹进攻,绿林军的王匡和张卬失败,直接就退回了长安。
而且沿途中放缓速度的原因,还不是别的,就是顺手抢了东西,企图回到长安的时候,好好的在更始帝刘玄身边的人们打点打点,让自己还是在当下的位置,免受惩罚。
这只是赤眉和绿林的局部战争而已,按理说不应该落得最后的下场。原本战局还对绿林军有利,毕竟占据长安,又有关中几个天险所在,率先进攻的赤眉,本不该有所胜利。
直到申屠建和廖湛这样的绿林军高层都认同了王匡和张卬的计划时,纵然是老天爷站在刘玄这边,刘玄也不可能赢了!
消息传到了长安,原本要和赤眉一决胜负的更始帝刘玄,吓得写字都哆嗦。最后还是身边的丞相李松能沉住气,但也是怒火连连,气的说不出话来。
“混账东西,一群混账东西,估计做好了继续沉入湖池中做强盗了吧?一群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吃喝嫖赌,该死,真的该死。”刘玄是破口大骂了,丞相李松也是愤怒的写完了这些说辞。
可当这书信传到了前线的时候,做好了抢夺准备的前线将军,瞬间的就和更始帝刘玄产生了隔阂。心想着当年你刘玄还没入住长安的时候,这吃喝嫖赌,这抢夺百姓财产,到底是谁最多?
本就打了败仗的绿林军前线将军们聚在了一起,商议了一些事情,最后得出了结论——更始帝刘玄,根本就不配当皇帝!
造反成了唯一的办法,商议了一下,确定了在立秋的那一天,趁着更始帝刘玄祭祀的时候杀了刘玄。幸好刘玄的侍中刘能卿得到了消息,提前的告知了刘玄。
刘玄知道自己的命运很可能会被这几个臭鱼烂虾摆布的时候,遂也起了杀心。以皇帝之名,召唤将军张卬等人回长安。
这几个人也是奔着立秋来的,所以并没把刘玄放在心上。只是在屋外听闻申屠建的凄惨声音后,吓得连连离开了未央宫。而且就这个时候了,这群人也不忘把长安城里的百姓搜刮一番。刘玄有了反应,派兵交战还打输了。所以张卬等人冒着胆子,回攻了未央宫,把宫里又给搜刮了一遍。
这就等于让刘玄失去了行政控制力,只能在清晨时分,发觉已无胜算的时候,带着能带的人,往长安城外跑了。
原本还是有人跟着的,比如将军陈牧和成丹。只是刘玄此时近乎疯狂,看谁都像叛徒,不敢说吃了张卬等人外,是否还有别的叛徒。所以本着宁肯杀错不肯放过的心态,杀了忠心的陈牧和成丹。
虽然最后更始帝刘玄是回到了未央宫,拿下了整个长安的控制权。可长安之外的战局,刘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控制了。
外加上本就有些混蛋张卬加入了赤眉军,外部几场大战,内部加之消耗,坐在龙椅之上的更始帝刘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止自己的结局。
“丞相,你走吧,去赤眉军那里,也会有个活路的。”刘玄的心死了,看谁都不顺眼。只是刘玄的语气还好,让李松认真了起来:“陛下,臣本就是一介豪强而已,荣您之恩,臣李松谢谢您了。”
李松亲自怪帅,带着京兆本就不多的兵力东进,打算和赤眉军进行一场决战。只是李松还未走出长安城,就看到了赤眉军的大军,已然在长安之外安营扎寨了。
“来得好,咱们有天时地利人和,在这里,赤眉军没有赢得可能。”若是利用长安城来殊死抵抗,那么在战事胶着的时候,赤眉之后的刘秀政权,是不会放弃渔翁得利的机会。但李松误以为如今还是天时地利人和,竟然舍弃了防守反击,选择主动出城安营扎寨,在城外和赤眉军决一死战。
最开始赤眉军还真的以为长安城有什么事,只是一拖再拖,外加上投靠而来的张卬利用人脉打听到了对方的主将是李松时,便带着所部兵马率先进攻了。赤眉军一看,也立马跟了上去,直接打了李松一个措手不及。
李松战败,更始帝刘玄误以为李松会以身殉国。可哪里想到李松竟然投降了,而且李松之弟为城门较尉,怕哥哥有了闪失直接开城投降了。
这就等于长安城陷落了,未央宫里的刘玄得到了消息后,只是无奈的嗤笑了一下,带着唯一还忠心的刘恭离开了未央宫,打算北上逃到草原上。
驿站里,刘玄报了身份后不仅没有好处,还被扣押在这里,等待赤眉军的杀戮。刘玄彻底的没了办法,也选择和李松一样的结局,就是投降于赤眉军。
至此,绿林军再也没有了反抗的可能,原先可以稳扎稳打的灭掉赤眉军的绿林军,最终被自己的内耗而死。而绿林军庞大的派系,也让很多人不认可赤眉军,从而入了山林,以便今后入山为王者,都称之为绿林人士。
“陛下,这时候该怎么出场了吧?”东海来者看着中原这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战斗大惊失色,心想着若是绿林赤眉或是刘秀阵营,随便挑出一个就可占领整个家乡。
这让东海来者更加认定了回归华夏的心愿,且希望一辈子不和中原进行战争!
“哎...鬼知道那更始帝如此弱,单单一年都撑不住。”刘秀是想把王朗彻底在河北地界解除后,再寻觅机会渔翁得利。
“陛下,现在咱们的敌人只有赤眉了,让我们也上战场吧。”东海来者已经烦了刘秀足足一年,刘秀知道若是这么下去,自己一定会被烦死的:“这...朕可以考虑了。”
经过一番考虑,刘秀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让这群不足百人的东海之人,直接穿着自己的服饰,潜入赤眉的大本营,也就是齐鲁之地,作为斥候来调查一些赤眉的内部情况。
其实这一年的时间,东海来者也常有和刘秀的人进行较量。可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单单一个运粮的年轻士兵,东海来者这边最强的武者,都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对于战力如此之大的差距,东海来者也琢磨着真的上了战场的结果是什么。所以现在这种斥候的事,东海来者没有想就认同了。
刘秀给了足够的钱财,上百名东海来者化整为零,以做生意的方式,在齐鲁之地,寻觅如何穿越河西走廊的办法。
赤眉军虽然没有见过这些东海来的人,可看其方向是要去西域的,也就安了心,还和这些东海来的人做了朋友。
这就给了刘秀足够多的反应时间,沉入山林的刘秀,正在琢磨该如何去做的时候,赤眉军的内部也发生了和绿林军一样的事情。当年赤眉军的军纪,在如今的赤眉军系统里已经变成了形同虚设的东西,后期加入而来的势力,已经把曾经坚固的内部防线给撕碎了。凡是露头的人,都会被外面的人拉出来。
赤眉军的高层都不在长安,因为刘秀等人还未亡,必须先杀之 以绝后患才行。所以近乎一年的时间,长安城里已经没有了章法,身在长安城里的赤眉军,从未见过这么富有的人,自然是今日拿一点,明日抢一点,一年的时间,不知多少富商在长安城里饿死,就跟别提百姓了。
这时候有不少人想念了更始帝刘玄,甚至是新朝的皇帝王莽。赤眉军的高层也没有料到,怎么一个长安城的例子,就可以引得全国上下对赤眉军充满了反感。
刘秀的机会来了,召唤了所有散发出去的东海来者,开始听闻这一年得到的消息。
“陛下,臣的人,一个都没死。”东海来者的首领先是炫耀了一番,而后又讲了自己的理解:“我们的人过山连躲藏都不用,因为他们看不到我们。我们矮小,他们笑我们我们虽然认了,但我们知道,最终胜利的,还是您啊陛下。”
刘秀听得云里雾里,但心里明白,就是这群身材矮小的东海来者,是想当自己的臣子了:“你们的心意朕了解,只是区区百人,即便是入了朕的政权也没用,还不如作为两地的桥梁,回去自己的地方。”
家乡虽然破败,但还是温暖的。这几年东海来者虽然也做好了留在中原的准备了,可时间一长,还是怀念家乡:“陛下,我们不能当您的臣吗?”
“能,自然是能。但也得分情况,若是在这里当朕的臣,那大可不必。倘若你们真心希望你们的地方回归华夏,那就去你们那里,当朕的臣子吧。”刘秀也对那太阳列岛上的事情多有感悟,因为想不明白为何那个地方的人,都是这么矮小的:“当年秦世的徐福虽然在你们那里当了皇帝,但细算之下,还是我们始皇帝的臣子。你们就跟草原西域南疆一样,都是受控于华夏的中心,也就是中原的。朕刚才的话,你们有意见吗?”
“陛下,臣等无意见。”既可以回故乡,又可以把自己的故乡牵扯到中原的大陆上,这就等于完成了两个世代的人要完成的任务了。
“好,既然如此,那么朕就送你们回去吧。”刘秀要打发东海人走,东海来者们提出了一个请求:“陛下,走可以,但我们的名字有很多,太阳列岛、扶桑等都有,您的话是天命之话,请赐给我们一个名字吧。”
东海来者这几年在中原,明白了师出有名的说法,知道若是想让自己的故乡正规一些,就得确定了名号。而这个名号,在东海来者们看来,只有可以召唤陨石的位面之子,有资格起。
“好,既然这样,你们...就叫倭国吧。并不是贬义,你们身材矮小但有身材矮小的优势,好好的利用这个优秀,让倭国多靠近中原一些。朕可以答应你们,有草原和西域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东海倭国一口吃的。”刘秀起名倭国,原本以为东海来者们会有些失落。但话说出后,东海来者们高兴的手舞足蹈,仿佛有了新的生命一样。”
“陛下,那么臣等...就走了。”被刘秀命名倭国的东海来者们,趁着夜色消失在了山里里,刘秀不知道他们到底走没走,只是觉得东海之东还有个倭国在,自己在青史之中,又会增加厚重的一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