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匈奴宣战(下) (第1/1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秦铁骑!
东方羽眼珠子转了转,脸上立马露出笑容,“多谢大哥、二哥的礼品,六弟就不客气,收下了!”“大哥、二哥,宴会快开始了,后边还有人排着队呢!你看!要不要你给让让。”你……东方治气的浑身发抖,刚想发怒,但看了眼四周,发现场合不对,又硬生生的将话给吞进了肚子。好一个秦王!好一个六弟!“六弟,来日方长!”东方治神色冷的可怕,犹如镰刀一般。旋即!便是愤怒的狂甩袖袍,朝里边去了。“哼!”当然!在太子旁一直不吭声的燕王,见了东方羽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冷声一声,表达着自己心中的不满,旋即!随着太子身后,也是朝皇宫内进去了。本想可以刁难一下,却不想!东方羽的脑回路以及心境是何其的强大!没在前者手里讨到半点好处也就罢了!还令自己狠狠吃瘪,摔个狗啃泥。后边的大将军柳文龙,望着东方羽如行云流水般的操作,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随着众大臣入内,婚礼也终于开始了。宣武帝、皇后,高坐龙凤椅之上。但今日是东方羽的大喜之日,罗氏自然也是出席了,而且!遵照婚礼,作为母亲,罗氏的地位可是不低哦!当然了!婚礼一切从简,按照原来的婚礼制度,本来拜高堂的时候,要从皇后一直敬酒,直到罗氏。但一切从简之后,婚礼的俗套都按照普通婚礼来办。拜高堂的时候,只需拜过宣武帝以及罗氏便可,至于其他什么名义上的娘,东方羽自然不屑于去拜。“哈哈哈!”“各位爱卿!可都坐下!今日咱皇家的大喜日子,可是多谢各位捧场了!”宣武帝笑着道。闻着宣武帝的话,许多太子党,脸都黑了。那不是!您是皇帝,您皇帝的儿子结婚,我们这些做下臣的,敢不来么?“恭贺陛下,恭贺秦王!”“那么!就恭请新人入场拜堂,然后!大家伙高高兴兴、痛痛快快的大喝一场,不醉不归。”今日的宣武帝,也是难得的放纵。“请新人!”旋即!新娘便是在几个丫鬟的搀扶下,缓缓从正门走入。而东方羽,自然没离开过堂内。新娘在缓缓搀扶中走入内堂,而宣武帝与罗氏,位居于高堂之上。“宣!”“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望着这对新人,苏曦、东方玥等,这些还没嫁出去的女人,皆是露出羡慕的眼神。唯有赵雅芝,一脸的纳闷,仿佛还沉浸睡梦中。她的馨儿,就这样嫁出去了?那么以后,馨儿就是有妇之夫!又会不会跟着秦王去北凉……一连串的问题,在脑子里乱窜。而就在此时!两位新人的最后一项仪式。守卫在帝城外的侍卫长,着急忙慌的便是朝皇城里跑来。“报!陛下…”“匈奴使者觐见!”侍卫长一路上,边喊边跑。为了行驶皇宫畅通无阻,他那副嗓子都快喊哑了。“匈奴
人!”宣武帝眉头一邹。“现在在何处?”“在帝都城外,让我值班的将士拦了下来!”“哼!区区北方蛮夷小国,也配觐见我上国之主!”蔡中面色愤慨,直接和言道。宣武帝极为赞赏蔡中的做法。这老家伙终于硬气了一回,不然!整日在朝廷,勾心斗角,搞了这个弄那个!宣武帝见了都感到头疼心烦。“可…可,那匈奴使者还说了,若陛下不召见他,一切后果,均有大武国自负。”“什么!”“这匈奴使者的口气,未免也太大了吧!”“当真以为我武国,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不成。”周围的大臣,纷纷愤怒起来。一个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小小匈奴,居然敢威胁数千万的人口大国。“父皇!儿臣觉得,还是见见匈奴使者为好,看对方寓意何为?所来的目的是何?”这时,太子谏言道。方才还反对接见匈奴使者的太子党,纷纷脸色一变,立马闭嘴。“太子殿下,你这是…”丞相叶伊疑惑。“大哥,你是不是头脑发热了,匈奴人使者,区区北方蛮国,也配觐见我皇。”楚王起身,嘲弄道。而这时候,东方羽缓缓走出堂来。“父皇,儿臣觉得大哥说得对,不管匈奴是出于何种打算,见还是得见的。”东方羽说道,算是头一次与太子意见统一吧!。宣武帝微微一愣,心中暗道,这两兄弟,难得的统一意见哪?“也罢!既然如此!便叫匈奴使者觐见吧!朕倒要看看,匈奴人的肚子里,到底卖的的什么药?”宣武帝语气冷厉道。“诺!”婚礼不急,国事为重。反正!堂已拜,洞房是晚上的事情。当然!就是不知道,听完匈奴使者带来的消息,这喜庆的婚礼,还能像现在这样乐呵呵的吗?不过!东方羽还是能猜的出,匈奴使者不愿千里,南下洛启,觐见大武皇帝?来意不过就是两点,其一:以匈奴人现下,锋芒毕露,气势汹汹,以匈奴人数百年来的幻想,自然是要大武国主动臣服!其二:雁门关外、北门关外,匈奴大军,早已陈兵,意欲非常明显,好战民族,自然是想与大武国一决高下。十几分钟后,在二十名士兵的护送下,匈奴使者以及几个匈奴士兵,径直来到皇宫之外。“哦!”望着眼前喜庆打扮的皇宫,匈奴使者一脸疑惑,“看来今日,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哪?”旋即看了看自己双手捧着的宣战书,忽然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也并非不是时候!”此封大辽的宣战诏书,便是最好的随亲礼物了吧!“陛下有旨,宣!匈奴使者觐见!”皇宫外的太监,传达宣武帝的旨意。闻见召见的旨意,匈奴使者才终于走入黄皇宫内。武国的皇宫,果然气派,果然豪华,我大辽比之不及。匈奴使者哀叹着。匈奴使者从众大臣身边走过,直到目光,望见堂上,坐着的那道黄袍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