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抗战之荣誉 > 第二三九章 大战再起

第二三九章 大战再起 (第2/2页)

“钧座!日军会不会是在济宁做短暂停留?最终还是要南下徐州的!”

尽管不愿意往这方面想,但却不得不承认,日军此番的战略意图,并非战区本部。陆维看着孙立人,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是短暂停留的话,绝不会卸下重武器和物资弹药的!”

至此,情况就再明朗不过了,日军意图很明显,是冲着我鲁中根据地去的。鲁中根据地就是我部战区一盏灯,但对日军而言却如芒在背。若不及早拔除,就算日军拳头再硬,也发不了全力。杉山元又不是傻子,正因为他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优先选择对鲁中根据地动手。

陆维以及一众高级将领也都看出这一点,但大家此时并没有主意,就都选择了沉默。唯有于学忠焦急的说道:“俊然!小鬼子这是要先解决掉我鲁中根据地后才对我战区展开全面攻势啊!鬼子来势凶凶,我看光靠开源(繆澄流字)的五十七军和我鲁中挺进大队恐怕是难以抵挡。不如我率五十一军回援怎么样?”

如今的五十一军已经整编列装完毕,全军上下两万七千余人,可一说是人员齐整,装备精良。有五十一军回援,再加上五十七军余部和鲁中挺进大队的几千人马,小鬼子想要扫荡鲁中山区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本是解开此番困局最有效的办法,但陆维却摇了摇头。鲁中根据地之于战区的意义便是以最少的兵力牵制最多的日军,一旦加大投入,作用将会大打折扣。如今的豫皖苏鲁战区,虽然名义上有七个军,可实际上陆维手头只有六个军(第八十九军还归属韩德勤指挥,驻守在淮安),满打满算十五万人。若是在鲁中一下子投入两个军,那陆维手上的可用之兵可就捉襟见肘了,而日军对整个战区的威胁却在与日俱增。所以,尽管此法可以最大程度保全五十七军,保全鲁中根据地,但对整个战区而言,过于冒险。

见陆维没有答应,于学忠不免有些着急。他很清楚陆维的为人,所以即便是建议被驳回,也没有取心,而是诚恳的说道:“俊然!鲁中必须救,丢不得啊!”

这一点陆维也十分明白,虽然我军可以仗着对地形的了解,在鲁中山区与鬼子打游击,可这样高强度的围剿,五十七军可以支撑十天半个月自不在话下,可一两个月甚至更久一些呢?日军完全可以趁着整个冬季,对根据地扫荡数遍。那时候,就算我鲁中根据地没有被完全拔除,但也被破坏殆尽了,难以承担战略重责。所以,鲁中必须救,可怎么救还需慎重。

陆维陷入沉思,紧紧盯着地图,当下的我部战区情况可非想象的那般乐观。围绕着战区,日军布下重兵。徐州的第二十师团,蚌埠的第十、第114师团,六安的第十三师团,盐城的第六师团第36旅团,再加上新编的第三十五、三十六两个师团,以及正在集结的第十四师团。虽然一旦开打,这七个半师团不可能一拥而上。我国军五战区、三战区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作壁上观。但如果能不打,陆维还是不希望打。

等等?三战区?陆维此刻心里乐开了花,仿佛找到了一块儿新大陆似得。

国府谋划南昌会战已经有段时间了,老蒋自知他的统帅部如漏勺一般,所以,如此庞大的一个作战计划压根就没打算捂着。是以,南昌即将爆发大战,无论是在国府还是日本人那里都算不得秘密。前一段时间双方确实已经秣兵历马,剑拔弩张,打算开干,可却突然仿佛商量好似得,又都偃旗息鼓了。驻守盐城的第六师团本来是打算参加南昌会战的,但此时又留了一个旅团在盐城,现在看来此举就值得玩味了,看来南昌方向他们是决定采取守势了。而日军在后勤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得根本无法同时进行两场大规模会战。所以,陆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来人!给我致电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

三战区长官部,新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大步流星走进战区长官顾祝同的办公室,说道:“钧座!您找我?”

“嗯!”顾祝同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话,直接递给他一份电报,说道:“看看这个吧!”

上官云相一看,电报内容倒是不多,一共两句问候语:顾总司令安好?三战区安好?可一看署名,上官云相不由得皱了下眉头,说道:

“钧座!我们和豫皖苏鲁战区虽然是邻居,是友军,但这位陆长官与您似乎无甚交集,此时发来慰问电,恐怕不单单是问声好这么简单吧?”

“唉!”顾祝同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才哀叹一声,背着手不停的踱着步,内心颇为纠结的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才最令我为难,这回电……?唉!我也知道他陆俊然这两句话别有用意,可他不说,我如何能猜得?这万一回复的不顺他的心意,怕是要添堵喽!”

自打当上这个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一直安分守己小心翼翼,对这位军界升起的冉冉新星,蒋委员长的亲族大将还是颇为上心的。

上官云相一直在三战区长官部任总参议,可以说是顾祝同的主要智囊,他立即明白这位老长官苦恼所在,笑着说道:

“总座!既然我们可以肯定这位陆长官此电定是有所求,他不说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那我们就看看什么才是现下他豫皖苏鲁战区最需要的。”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顾祝同立即呼来侍从官,说道:“去!把最近有关豫皖苏鲁战区的相关情报都给我找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真让顾祝同羞愧难当啊!这陆俊然不愧是连日本人都忌惮万分的抗战名将。不久前才刚刚力挽狂澜,维稳了豫皖苏鲁战区,这两天又接连取得两次大捷。尽管是空军大捷,却依然可以振奋军心,鼓舞士气。

“钧座!有眉目了!”就在顾祝同感慨万千之际,上官云相拿着一份情报走了过来。顾祝同接过一看,立即在地图上标注了几个点,正好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双手一叉端详道:

“济宁、郯城、莒县?看来小鬼子将主意打在了鲁中地区,难怪他陆俊然心急了!”

顾祝同说完,一个参谋立即补充道:“钧座!目前鲁中地区只有我豫皖苏鲁战区第五十七军和原一〇一军鲁中挺进大队。鲁中挺进大队虽然挂着一〇一军的名号,可我看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这话要是让陆维听到了,非立马杀到跟他理论理论),战斗力一般。五十七军虽是正规军,全盛时期战斗力也在二三流之间徘徊。听说中秋遇伏,损失惨重,精兵悍将被于学忠长官抽调补充五十一军,如今的五十七军宛若空壳。日军势大,两部恐怕是顶不住的,不是被全歼就是转入苏北,与战区主力汇合。可如此一来,鲁中这块战略要地就拱手让与日本人了!”

这个小参谋还真有两把刷子,当即就点明扼要。五十七军必须救,可假以第三战区之手,这他就有些糊涂了,不由得疑惑道:

“不过!以豫皖苏鲁战区之能,要想保住五十七军还是很容易的,何必要拉上我们?”

这一点上官云相倒吃得相当透彻,说道:“你以为小鬼子一次性增兵三个师团就只是为了吃掉一个五十七军?兵进鲁中不过是前菜罢了,一旦解决了后顾之忧,苏北一马平川,以日军机械化之能,足以横扫!”

不错!第十四师团作为日军目前唯一一个全机械化师团,此番征调绝对不是让他们在鲁中山区打游击玩儿,只有平原作战才能更有效的发挥机械化兵团的实力。

说到这里,顾祝同豁然开朗。说道:“陆俊然呐!陆俊然!都说你是兵法大家,之前我顾祝同还颇为不服,今天算是彻底服了!”

长官部内一众三战区高官听得一愣一愣,不明白顾长官缘何会有此番感慨?只听顾祝同又说道:

“这陆俊然是想让我三战区提早发起南昌会战,动静闹得越大越好,以减清他的压力啊!”

很多人听不明白,豫皖苏鲁战区被日军重兵威胁,可三战区也不轻松啊!攻略武汉而不得的日第11军就在跟前,怎么我三战区开打,他豫皖苏鲁战区就能清闲?

就知道有人转不过这个弯儿,顾祝同解释道:“诸位都与日军交过手,深知日军弱点。日军弱点有二,其一,在于兵力不足;其二,在于后勤补给。日军受制于后勤的拖累,在之前的武汉会战中显露无疑。当初陆俊然仅仅是切断日军纵向补给线,就已经令日军几十万大军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武汉会战在取得优势的前提下却不得不草草结束。虽然经过几个月的积累,日军仍然具备主动进攻能力,但我想他们绝对没有同我两大战区同时交手的能力,或者有,但却不敢冒这个险。所以,只要一方开战,另一方就不得不转入防御。我军为何每每落败?一来日军机械化程度高,兵力调动部署迅速灵活;二来我各大战区没有形成有效联动。所以,每战,我军实际上是以战区之力,力抗日军举国之兵,焉有不败?”

顾祝同这么一说,大家就全明白了。陆维这一招祸水东引,他豫皖苏鲁战区压力固然减轻,可问题是我第三战区凭什么听你摆布?自个儿往火坑里跳?

战区参谋长邹文华没好气道:“他倒打得好算盘,可我三战区凭什么替他扛这个雷?凭什么我们要牵就他?难道就不能调个个儿?”

是啊!照这么说,由豫皖苏鲁战区顶住压力,我三战区说不定还能有不小的收获呢!

战功确实很诱惑人,但光凭想是想不来的,要真刀真枪的去拼。顾祝同这人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南昌会战迟早要打,能否达成预定战略目标,他不敢保证,只能说败象不会太惨。既然如此,与其独自扛大拿,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替陆维解了此难。即使落败,也能保全豫皖苏鲁战区这个战略要地。如果陆维还有点良心,说不定趁此时机再添两笔新功,那他也算有效牵制敌军主力,为歼敌一部营造时机,到时候功劳簿上少不了他的功绩。权衡再三之后,顾祝同捏着下巴,略有所思的说道:

“陆俊然现在是有求于我,你们说他就算不求我,这事儿能不能成?”

这可难说,毕竟豫皖苏鲁战区的地位在哪儿摆着,陆维又是委员长的亲族大将,他要是直接向蒋委员长求援,他三战区还敢跟蒋委员长敷衍?

见众人都沉默不语,顾祝同下定决心道:“我决定了!他陆俊然的这个人情我是要定了!”

PC:老妈做手术,这些天一直陪护,也顾不上更新,万望谅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