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抗战之荣誉 > 第二三七章 展开报复

第二三七章 展开报复 (第2/2页)

最终还是瞭望手放下望远镜,脸色一变,惊呼道:“敌袭!快防空呐!”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那架九七式重爆机是被击落的,而周围有这个能力的就只有国民党方面的航空兵力量了。

日本人实在没有料到,中国人居然敢进行报复,而且还来得如此的迅速,这可不似中国人该有的胆色与果决。但事实就是如此,中国人不仅来了,还恰逢其会的赶了个好时候,趁你病,要你命。

预警的枪声响起,紧接着手摇式防空警报将紧张的氛围推升到极致。机场警备部队就位,各高炮、对空机枪高昂着头。刚刚准备降落的战机也重新拉升起来,会同天空中盘旋着的战机主动迎上“敌机”。

尽管此时日机在数量上并没有太大劣势,可质量上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最先交战的依然是九七式以及P-36A这两款高速战斗机。由于九五式双翼机起降性能更好,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意外,只能委屈九七式暂时在场外盘旋,没想到这一决定却彻底将其葬送。

在场外盘旋的八架九七式战斗机受损虽然都不严重,但已经经历过一场恶战,燃油和弹药都不多了,无法将“敌机”完全挡在场外。所以就只能先下手为强,趁着“敌机”编队还相对紧凑,直接冲阵,以密集的火力看看能否先击伤几架?然后再配合地面火力实施诱奸。

只见八架九七式战斗机马力全开,朝着我军急速飞去,并开始扫射。相向对射是典型的两败俱伤的打法,谁瞄得准,谁就更有机会活下去。各国飞行员除非陷入绝境,否则是不会采用如此危险的战斗方式的。所以,现下空战还是以俯冲攻击、抄底、咬尾,缠斗追逐为主,对冲可不是明智的选择!

埃德蒙见状,立即挑高机头,急速爬升,各机也都心照不宣,或跟着爬升,或机头下沉,急速俯冲,或横滚、侧滚来规避日机扫射。但不论如何规避,战机始终保持双机编队。

见识过双机编队的威力后,埃德蒙此番也决定采用。其实,埃德蒙之所以摒弃美军现下最流行的三机战斗编队也实属无奈,他只有十架战机,三机编队不好编组,还不如干脆组成五个双机编队。没想到,当初的无奈之举,很快却令他彻底爱上这种战斗模式。

双机编队不仅灵活,而且攻守兼备。只见我军有两架战机被日军咬住,尽管敌方有三架战机参与了围堵,但我军双机编队依然是自保有余。而另一边,一架落单的日机则被我军追逐着。九七式战斗机拥有良好的俯冲加速性能,多用于摆脱追击。但这种机动用对于P-36A而言却效果不大,情急之下,日机只能不断降低高度,以近乎于贴地飞行的姿态快速进场,妄图将两架P-36A引入地面防空火力的陷阱中。而地面防空部队也察觉到他的意图,所有防空火力几乎都对准了日机身后的两架P-36A。

小鬼子想要玩儿阴的,哪那么容易?两架P-36A明知道这可能是个陷阱,但还是死咬着不放。

“哒!哒!哒!~”越是贴地飞行就越是难以做出高质量的规避动作。两架P-36A发射的子弹形成一张密集的火力网,将那架九七式包裹其中。7.62毫米子弹威力是小了点,可对付皮薄馅大的九七式足够了。只见这架九七式机翼中弹,空气动力性能瞬间下降,而又没有足够高度用以拉升,机翼左摇右晃几下便一头栽了下去。

“轰!~”这架九七式倒底没能坚持到最后,刚刚进场就被击落了,但也成功将两架P-36A引入伏击圈。

不要以为中了埋伏就任你拿捏,想要留住人,还得凭真本事!防空火力的拦截效率本身就不高,更何况小气吧啦的小鬼子,主要的防空武器居然是用九二重机客串的。而专业的大口径防空机枪只有ホ式十三毫米高射机关炮,最大口径防空火力也只不过是九六式单装25毫米机关炮,数量也才不过区区六门。

“攻撃する!(攻击)”

尽管地面防空火力有鬼子军官在统一指挥,但还是感觉总慢一拍。与一〇一军的区域性覆盖不同,鬼子更热衷于追着飞机打。如此想要击中目标还真不容易,偶尔因运气使然命中,也因为P-36A皮糙肉厚,只要没有击中要害,也是不碍的。

远处大多数P-36A还被英勇的九七式挡在机场外围空域,使得日军地面防空火力得以专心追着这两架P-36A打。所有鬼子都认为,只要努努力,这两架的战果他们一定会收入囊中的。也确实,两机虽然还没有被击中要害,但在鬼子地面火力的追击下也很狼狈,已经开始冒着黑烟了。这更令日军上下欢心鼓舞,一时间竟打得更凶了。

但好景不长,就在鬼子防空火力对我两架P-36A穷追不舍时,孰不知他们已经成为别人的目标。突然空中传来一阵尖锐的呼啸声,刚刚迫降成功的轰炸机飞行员脸色一变。这声音?没错!是HS-123无疑。

九七式已经同P-36A战斗了好几分钟,所有人都认为来袭敌机只有这十架P-36A,因而它吸引了所有的目光以及火力。却没有料到,速度较慢,真正的轰炸主力,HS-123不惜绕了个大弯儿,从南面杀了过来。

HS-123本身就是一款俯冲轰炸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冲而下,无论是投弹还是射击,精准度足够。更何况,徐州大郭庄机场是经陆维之手扩建而来,里面防空阵地的布置他了然于胸。战前脑补,这些德国飞行员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快速锁定目标。

当它带着来自地狱的问候高速俯冲而下时,日军再想调转枪口已经晚了。1.5*0.75的沙袋围成的敞顶工事,可以有效抵挡近失弹,可以这么说,只要不被直接命中,它就是安全的。但有12.7毫米的子弹灌顶而下,密集的子弹一番扫荡,整个工事实际上已经废了,而紧接着的一枚50公斤级航弹更是可以将其彻底摧毁(因为子弹弹道有较射作用,所以不用担心会炸偏)。

九六式单装25毫米机关炮如此,ホ式十三毫米高射机关炮亦是如此,客串而来的九二重机?抱歉!仅有7.7毫米口径弹药还无法破开HS-123厚重的装甲。子弹打在飞机身上,除了溅射火花,碰的叮当作响外,就只能等着HS-123回身扫荡了。不过,九二重机的价值不大,在大口径防空火力被清除之后,HS-123便开始对机场进行轰炸了。首当其冲的便是刚刚迫降九七式重爆机和九五式双翼机了。只见两架HS-123低空飞行,对机场跑道和两侧停放着的飞机好一顿扫射。12.7毫米大口径子弹,当下日军没有任何一款飞机可以抵挡。尽管无法完全摧毁,但只要命中却也能瘫痪其作战能力。而紧随其后的另外两架HS-123,由高空小角度俯冲切入,投掷了两枚50公斤级航弹。

与其说是航弹,倒不如说更像是粗制滥造的金属框架。以致于不少人看过之后,怀疑这玩意儿真能当炸弹用?

其实不必怀疑,外型像炸弹的金属框架,压根就不是炸弹,只是载具而已。其所搭载的SD-2型集束杀伤弹,又被称为“蝴蝶炸弹”,那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SD-2型集束杀伤弹,安全形态类似一个金属罐头,展开形态,样貌状似蝴蝶,因此也被称为“蝴蝶炸弹”。当飞机投放载具后,载具便会打开解体,得到释放的SD-2炸弹随即展开,张开的“翅膀”具有减速功能,使其拥有更大的散布面积。而这种大约两公斤的小型炸弹杀伤力却并不弱,杀伤半径可达70码。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就将机场上停放着的飞机全部摧毁,而更多的HS-123也先后播撒了这种“恶魔之卵”。从机场跑道到停机坪;从油料仓库到人员宿舍……全都笼罩其中。密集的轰炸就已经令人心悸了,而爆炸之后的残局却也在时不时的输出恐怖。

SD-2有五种不同的引信,其中包括冲击引信、空爆引信、延迟引信及反操作引信,这使得SD-2在使用中,一般会有30%的子炸弹不会立即爆炸。它们有的或许还呈现安全形态(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处于击发状态),有的或许被丢到了犄角旮旯,有的则挂在了屋檐上,铁丝网……?但不管在哪里,只要条件适当,它总会给你惊喜的,不!应该是惊吓!

陆维本来不愿在本土使用这种炸弹,但为了尽可能的瘫痪大郭庄机场,SD-2集束杀伤弹无疑是最能胜任的。

机场遭到突袭,一些还没来得及降落,在内场负责掠阵的九五式立即向HS-123扑去。这些鬼子飞行员勇气可嘉,只是他们难道忘记,刚刚过去的宿迁空战中,它们被HS-123狂虐时的惨象了吗?日军的九五式被称为双翼机的巅峰之作,可对上皮糙肉厚的HS-123怎么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水平,更在四挺大口径航空机枪面前瑟瑟发抖!

鬼子飞行员当然清楚自己的劣势所在,更何况,燃油和弹药都不足了,缠斗下去只能是自寻死路。所以,又打起同归于尽的想法。可这些德国飞行员各个都技术精湛,已经见识过一次,心理上已不似先前那么害怕。不是要撞机吗?好啊!不过也要先撞上再说!

完整的双机编队以及同样优秀的水平盘旋能力,如斗牛一般,让我军HS-123躲过鬼子一次又一次的高速逼近。九五式速度快(最大时速为400公里/小时),一旦错过,重新调整进攻位时就彻底暴露在我军火力之下。短短十分钟的缠斗,就让本来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九五式损失殆尽,而战果却少得可怜。混乱中,只有一架HS-123遭受到激烈撞击,但却没有立即坠毁,而是又向宿迁方向飞了十几公里后才选择跳伞。日军对徐州周边的掌控力度极弱,可以这么说,我军跳伞的飞行员只要不是点儿背刚好落在徐州城,就没有任何危险。

这边九五式被横扫,那边高速战机的对决也落下帷幕。燃油不足,弹药告罄,集劣势于一身的九七式终究没有能够扭转战局的宿命。仅剩的八架九七式被击落了五架,剩余的三架眼见着机场遭到轰炸,极其明智的选择向济南方向逃窜。

自此,空袭徐州机场的战斗以我军取得完胜而宣告结束!日军航空兵的接连损失,恐怕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这也就意味着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苏北的天空或将完全属于我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