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飞熊入梦 (第2/2页)
夜半时分,姬昌突然梦到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朝着他的蚊帐扑了过来。
寝宫之中火光四起,吓出了一身冷汗。
“此梦是吉?是凶?”
姬昌心慌不已,争忙召散宜生进殿为他解梦。
听完姬昌说完刚才做的梦之后,散宜生躬身道贺。
“恭喜大王,此乃大吉兆,主大王可得栋梁之臣,大贤之客。”
“哦?”
姬昌一听,不明所以,示意散宜生好好解读。
“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最后得傅说,成就殷商六百年宏图霸业。如今主公梦见猛虎生出双翼,此乃熊也。又见台后火光,乃火锻物之象。西岐属金,金见火必煅,锻炼寒金,必成大器,此乃兴周大兆。”
散宜生一番解读之后,姬昌心中大悦。
走出寝宫,决定出宫巡游,散心解闷。
出了南郊,只见黄岸杨柳轻扬,春花绽放,远处渭水碧波荡漾。
这时候,江上一位渔翁大声唱着民谣。
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
堂堂正大应天人,义旗一举民安止。
......
姬昌听到这些歌谣,心神大动。
发此这首歌谣韵律清奇,歌词句句入心,觉得渔翁绝非等闲之辈。
“辛甲,去把作歌贤人请来。”
姬昌现在正想招贤纳士,谋划东进朝歌的大计。
如果这首歌谣是渔翁自己所作,那他必然是大贤之才,可以重用。
渔翁被官兵召上了岸。
原来是文王驾到。
吓得上岸倒拜。
文王询问渔翁,这首歌谣韵律清奇,歌词意境深邃,是否他作的。
“回禀千岁,草民目不认丁,这歌是三十五里外的一位老人所作。”
渔翁如实介绍了一下。
那位老人,天天江边垂钓,白发飘飘,仙风道骨,一看绝非凡人。
日日作歌,听起来让人心旷神怡,打鱼的时候气力大增。
文王心中一喜。
昨夜飞熊入梦,今日就遇到了大贤之才。
一定是上天暗示。
他登上车辇,前往磻溪。
姜子牙坐在溪边,闭目垂钓,突然听到车马之声,远处黄尘滚滚,一众官兵朝着磻溪而来,明白鱼儿终于上钩了。
“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
姜子牙开始放声而歌。
歌声远远飘入姬昌的耳朵里。
这歌中之味,贴合姬昌心意。
姬昌掀开车帘,望向磻溪,只见远处坐着一位钓鱼翁,头戴斗笠,身着青衫,白发披肩,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这......不就是朝歌天牢之中救他的上仙吗?
原来上仙隐居此地?
其中必有大玄机。
姬昌下了车辇,疾步来到了姜子牙跟前。
只见他手中鱼竿并没有浮漂,一副悠然之态,似乎不是在垂钓,只是静坐在春光里,打座修炼。
“姬昌见过上仙!”
姬昌上前打了个稽首,并无王威,而是满脸诚意。
姜子牙明知姬昌驾临,依旧无视他的存在,继续放歌。
西风起兮白云飞,岁己暮兮将焉为?
五凤鸣兮真主现,垂竿钓兮知我稀?
姬昌心中大喜,凑到了姜子牙跟前,小声询问道:“贤士快乐吗?”
姜子牙这才放弃鱼竿,俯首叩拜:“子民不知大王驾临,有失迎候,望贤王宽恕姜尚之罪。”
“贤士快快请起。”
姬昌托起了姜子牙,沿着江边石阶而上,邀请他找一处僻静处畅谈。
“老朽非才,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国,贤王抬爱了。”
姜子牙淡然一笑道。
他不敢以贤士自乐,只是乡野一垂钓翁。
过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不懂宫中规矩,还请贤王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