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我又抓到你咯!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民间怪谈之镇龙棺!
生为汉王,实为臣贼,这句话,在整个大唐时期,太宗皇帝只对一个人说过,而且还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太祖皇帝李渊的第七个儿子,李元昌。
此人从小便饱读诗书,熟知兵法,其谋略更是不亚于当时的太宗皇帝,不过,最终却以乱贼之名,了却了一生。
而且这个人,当时还成为震惊整个唐宫的两起谋反案的主谋。
而这两起谋反案正是太子李承乾逼宫案跟高阳公主申辩房遗爱谋反案。
不过,这些事最终都没有逃过太宗皇帝的慧眼,以至于将当时已经立为中宫的太子,以及时任兵部尚书的房遗爱,都送入了无法回头的炼狱。
而这个李元昌,因身为皇叔,又是太宗皇帝的亲弟弟,虽是主谋要犯,太宗却并没有将他处死,而是将他连同所有家眷发配至了苦寒之地,痛定思守。
难道,当时皇叔李元昌,被发配的地方,正是传说中的西城?
不应该呀,根据史料记载,这个李元昌虽然被流放至此,可他却在被流放的路途中,郁恨成结,死在了路程当中,那么后来的安史之乱爆发,他应该没有参加才是。
如此以来,这西城的九姓碑上面,应该没有这李元昌才是,可是,这里怎么会出现“生为汉王,实为臣贼”这八个字呢?
难不成,当时的记载有误?
不过,换一种想法来看这件事,倒是能够跟我们之前在上面发现白膏泥这事,能够对的上。
如果说,现在所处的地方,真的埋葬着大唐皇叔李元昌的话,那么外面的封土层出现大量白膏泥这事,就能够解释得通了。
可是,跟后来的,白发老妪战三关,妇乳皆兵守唐魂这事,就无法掺和在一起了。
因为当时的李元昌在阴谋败露之后,是心存怨念的,他虽然熟知兵法,饱读诗书,可让他以自己的性命,来守护大唐,守护太宗的江山,压根就不太可能。
我深吸了一口气,借助着晦暗的灯光,开始认真研究着脚下的石台。
我所踩踏的石台是块长宽均为三米左右的圆形石台,轮廓平整,表面光滑异常,有点类似于封堵尸洞的盖子,跟周围坚硬的石壁相互融合,形成一口类似井口的溶洞。
让我意外的是,我所站立的石台上面,除了篆刻这八个大字之外,其它的什么都没有,而且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这里常年掩埋于地下,又被大量的尸水严重腐蚀,就算有什么重要的线索,估计也被磨灭殆尽了。
线索中断,对于我来说,就意味着没有再留下来观察的必要了。
眼下,我需要做的,就是尽快从这条尸洞内爬出去才对,要不然,再待下去,就算不死,也会因为缺氧,造成休克。
可就在我直起身子,从背包里扯出登山绳,准备用挂钩拖住尸洞里面堆积的尸体往上攀爬时,竖立在我右侧的那一堵一米多高的石墙上,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嗡鸣声。
随即便是一把明晃晃的剑头,从厚实的石壁中心穿透而出。
“碰!咔嚓!”
那半截裸露在外的剑头,就跟附带着极强的能量一般,穿透石壁的瞬间,竟然顺着缺口纵向翻滚了一圈。
一米多高的石壁,当时就发出一声脆响,被分成数半。
我被这一幕给吓了一跳,连忙抬起手中的强光手电,对着已经破碎的石壁就照了过去。
就在我把强光手电的灯光,全部投射在破裂的石壁上时,更加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把锋利无比的剑头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颗黑不溜秋的脑袋瓜子,正顺着石板裂开的缝隙,不停的往前挪动,竟有从里面爬出来的迹象。
“尼玛,老子现在已经这么惨了。
还让不让人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