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贪吃小悍妃 > 第一百五十章 重归温家之争

第一百五十章 重归温家之争 (第2/2页)

只是理虽如些,但许多人仍是持反对意见,毕竟孝大于天,血浓于水啊,父子亲情是这样说断就能断的吗。武宁侯府当时为了避祸舍弃温亦辉一家实属无奈,总不成让一大家子人为你一人陪葬吧,温亦辉被家族放弃心有芥蒂可以理解,但父亲病了却不闻不问,看都不看一眼却实在凉薄,更为不孝,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如今西南王一家好好的,而武宁侯又有了悔意,父子合好皆大欢喜,成就一桩美谈才好。

在这样的舆论导向下,还真有人上书皇上请求下令让西南王重回温家,成就父慈子孝一段佳话,气得永德帝牙根儿都疼。而为了这件事,竟还在朝堂上文武百官之中产生了一场辩论,有说要以孝为天,这是人伦,不能更改;有说律法严苛,既然已立契书,则不能随意更改;还有说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等等。

总之争了一天没争出个结果,永德帝头疼欲裂,看着下方无事人一样的温亦辉气不打一处来,在下朝之后把温亦辉一通骂,这才心里平衡了一些。

只是他没想到,他欺负了下自己表弟,可表弟家中的小悍女不答应了,转天的早朝上,温婉儿来到午门外上书求见,永德帝眼皮狂跳却又不敢不见,只能让其入内。

温婉儿神情自若来到大殿之上,拜见完永德帝后,拿出一封小巧奏折呈给永德帝后,不等发问自行说道:「皇上,臣女今日求见半为家事,半为国事,听闻近日来关于我西南王府与武宁侯府之事有众多说法,各位大人争论不下,百姓之间也众说纷纭,如不能早下定论,怕有更多纷争,故今日臣女也来说下自己的看法。」

永德帝扫了眼奏折,嘴角抽了抽,但还是说道:「你父亲不好说什么,你来也好,可尽管讲来。」

温婉儿道:「臣女认为这事错误的根源在皇上您那里。」

这话一说出来,大殿内立时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望着温婉儿,不知她为何能有此结论,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温婉儿却不受影响,继续道:「这就要说到律法对家族驱逐不肖子孙这事是否认可之事。若有人犯有大罪可诛九族,可一旦此人早一步被逐出家族却可使家族免罪,这可是皇上您这里开的先例,当年前太子逼宫夺位之时,刘尚书之弟时任禁军统领参与宫变,事后刘家将其逐出家门而使其家族免罪,皇上可还记得否?」

刘尚书脸色铁青,永德帝只得点头道:「确有此事。」他当时确实认为不妥,但朝中大半文臣都是刘老太傅的学生,他为朝堂安稳,也不能都杀了啊。

温婉儿接道:「只要把犯错之人逐出家族即可免掉灭门之罪,臣女想问皇上与众位大人,这种做法是对还是错。」

不少人都低下了头不敢言语,这事当然不对,可在场不少人与刘家沾亲带故,属于九族之列,若说不对,他们早就该死了。但他们实在不敢说这样做对,以后犯错之人若都这样做,律法不就成了儿戏吗。

温婉儿的问话换大臣们头疼了,但显而易见之事,还是有人敢说话的,顾长升就出列说了一句公道话:「

如今看来,此做法确实有些不妥。」

温婉儿脸上带笑,又道:「既然此事不对,但在朝堂之上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正是因为有了先例,武宁侯才会效仿刘家把我父亲逐出家门,只是不同的是当年刘二爷一脉都被斩杀,而我们一家人却活了下来,所以麻烦来了,当初的权宜之计如今可以借着血浓于水,借着孝字全都不做数了。可我若没记错,当初武宁侯也是在这朝堂之上当众宣布与我父断绝一切关系的。不知他这样可否算是欺君?」

温婉儿的话很明白,不论是早先的刘家,还是如今的温家,都是为了逃避刑罚才驱逐家中子弟的,他们都是犯了欺君之罪的。现在就看皇上对这两家把子孙逐出家门的行为认可不认可,认可两个温家就没有合在一起的可能,不认可,西南王府还没什么事,刘家就很尴尬了,难不成还要纠正以前的错误,把刘家那一批人抓来砍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