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将门娇女有点毒 > 第122章 多事之秋

第122章 多事之秋 (第2/2页)

锦衣护卫低头看时,发现竟然是恒亲王上书的奏折,他要向皇上申请十万两银子,扩充恒亲王府。

“老十啊老十,朕以为当年你救朕,是出于兄弟之情,这么多年来,你嚣张跋扈,贪财贪色,还折磨那么多个王妃姫妾,多少个妃子姫妾的父亲都上书要求伸冤,念着你替朕挡了一箭,瞎了一只眼的份上,朕都按下了这些奏折,谁知道,所谓的兄弟之情,竟然是假的?”

皇上那字字句句中,是痛心、是怨恨,是愤怒。

他不是先帝嫡子,也非太子,不是正统,所以,他能坐上皇帝之位,是踏着他兄弟的尸体走上去的。虽然皇位大权在握,但心里多少不安,午夜梦回,总是有一丝害怕。他并非铁石心肠、冷血无情,只是为了皇位权势,不得不这样做。

因此,当他坐上皇位后,他特别渴望皇家亲情,希望剩下的兄弟手足,能够和睦相处,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兄友弟恭。

所以,当年下江南巡游时,遇到劫匪,恒亲王挺身而出,替他挡了一箭,瞎了一只眼,让他极为感动,原来他还有一个视他如手足的兄弟,原来,皇家之中,还有一丝亲情在。

这些年他包容、纵容恒亲王,对他的嚣张跋扈、残忍无道视若不见,很多受害姫妾的家人上书要求彻查死因,他都以“这是恒亲王的家事”为由按下不管,对于恒亲王的无度索取,也宽容至极,基本上都满足。为什么啊,就为了恒亲王的奋不顾身,兄弟情深啊!

当年,他曾派人查过刺客的身份,发现这些刺身身上带有虎头纹,显然是来自一个帮派组织,他震怒之下,派兵剿灭了这个组织。

没想到,近日收到密布,说恒亲王府上,突然多了一批陌生的护卫。眼下正是太子禁足、各个皇子争权夺位的剑拔弩张的时刻,皇上起了疑心,派大内密探监视、侦查,竟然发现恒亲王身边养了一批护卫,这些护卫,身上带着虎头纹,这不就跟十年前刺杀自己的刺客一模一样吗?

皇上一瞬间就联想到,当年那批刺客,莫非就是恒亲王派的?

人一旦起了疑心,就会动摇信任,于是,很多往事就被翻出来,不断佐证这种怀疑。

各种怀疑积累起来,自然就会推倒原来的信任!

此刻的皇上,有巨大的震怒,有被玩弄的羞愤,有对人性阴暗的寒心!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笑话。

苦苦追寻那一丝亲情,没想到唯一的亲情居然是个骗局?

皇上颓然跌坐在龙椅上,脸色悲凉。

下一刻,他就想到,当年那些刺客如果是跟恒亲王有关,那恒亲王的目的不就是要他死?他死了,谁得得益?自然就是这个得到先皇看重的恒亲王了!

恒亲王当年可是深得先皇喜欢,当时北魏南齐和谈时,就派他作为主使者。因为担心此行凶险,出发前,先皇还抚摸他背说:“汝当努力,太子时常生病。”

当时的太子确实生病,先皇颇有微辞,觉得太子不堪大任,突然对恒亲王冒出这一句话,令人浮想联翩。

莫非这样,让恒亲王有了野心,动了谋朝篡位的念头?

皇上脸色变得铁青,眼里闪动着愤怒的火苗,他直起腰,声音冷肃:“派人盯着恒亲王,朕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李公公一直微弓着腰,低头看着地下的青砖,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一副视若罔闻的样子,但是心里却轻轻叹息:唉,真是多事之秋,多是之秋啊。

…….

勤政殿外,光王和大理寺卿蒋大夫并行着。

“殿下,刚才在朝上,恒亲王提出要扩建恒亲王府,申请十万两银子,被皇上驳回了,殿下看到皇上发怒的样子没有?下官可是头一次看到皇上对恒亲王发火。”蒋大人说。

光王说:“还真奇怪,平日里父皇对王叔所提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的,就算拒绝,也不会发那么大火,说王叔骄奢淫逸、贪图享乐、挥霍无度,说边境的将士正在浴血奋战,多少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王叔居然好意思提出要十万两银子扩建恒亲王府,我确实也是头一次听见父皇用这么狠的话骂王叔。”

蒋大人突然站住脚步,有些疑惑:“莫非恒亲王做了什么事情得罪皇上不成?前年恒亲王要修改飞鸿堂,需要十五万两银子,皇上可是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殿下有没有打探到什么?”

光王摇摇头说:“蒋大人,我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哪里知道当中发生什么?不过,王最近不得父皇喜欢,倒是真的。”

“那殿下,近日最好少与恒亲王往来,免费惹麻烦上身。”

蒋大人与光王交往甚好。

光王点头道:“这个当然,本王平日甚少与恒亲王来往。眼下风头火势,本王更不会接触恒亲王。”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远了。

一旁的假山后面走出一个人来,墨靴玉带,相貌俊美,正是英王高琰。

他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细细回味着这两人的对话,眉头紧皱:“父皇不喜王叔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苗头。

他平日里跟恒亲王交往甚密,如今皇上突然对恒亲王转变了态度,自己也得更加小心谨慎才行。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七月十七,此日为吉日,适宜嫁娶。

恒亲王迎娶王妃也在这一天。

豫亲王鳏身多时,恒亲王府终于迎来了新的女主人,加上迎娶的是将军府里的嫡出三小姐,按理是一件兴高采烈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