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唐顶流 (第2/2页)
“这个……”
班老头从事篆刻雕版之业多年,明显对字体非常又研究,又举出了不少例子。
每说一个,都让身边的众多雕版师父们,纷纷点头。
一连说了十来个这样的字形来源,滔滔不绝。
李晟也跟在站在一旁,大长见识。
“看来,新中国前辈们搞简化字,并不是随便胡来的。”
李晟心中暗道。
前世,因为有电脑的原因,繁体字和简体字都一样用,倒也没什么感觉。
来了唐朝后,才发觉这简体字,实在是方便太多。
但也只是觉得,少写几个比划而已。
现在听了班老头的解释,才顿觉,简体字中蕴含的中华文明,并不比繁体字少。
阿二站在一旁,听得头都大了。
什么《说文解字》《周语》等内容,他根本都听不懂。
趁着班老头说的口渴,阿二连忙插嘴问道:“师父,难道这些比划简单的字,都是这么有来头吗?”
本来,阿二都准备好被师父再训斥一顿了。
但没想到,这次班老头不仅没有训斥他,反而还赞许的点点头。
“这句话,你小子算是问道点上了!”
班老头放下茶杯,笑道:
“若仅仅是取简、有来头、有说法。虽然也很厉害,但只要花功夫去做,也都是能模仿来的。”
“但是李公子这副书稿,可不仅仅是这些!”
阿二见师父竟然罕见的没有训斥自己,顿时心中雀跃,连忙问道:“师父师父,这手稿还有甚奇异?”
班老头看了一眼李晟。
李晟无语道:“班师傅,这字真不是我发明的。”
反正不管说什么。
李晟都已经打定主意,坚决声称这些简体字,不是自己发明的。
这玩意里面的学问太深。
李晟一个学渣,想往身上拦也拦不动。
否则别人慕名而来,找李晟探讨一下字体学问。
那自己就玩儿砸了。
索性不如从一开始,就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这是拾人牙慧、跟别人学的。
班老头闻言,顿时呵呵一笑:“明白,都是和尚道士教的。”
李晟顿时点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
他都给那和尚道士编好名字了:一个法号癞头、一个道号跛脚,多合理!
班老头继续道:“你们看着这个‘之’字,可知其来头吗?”
众人纷纷摇头。
阿二道:“莫非又是哪本书册?”
班老头呵呵一笑:“非也!这个‘之’字,乃是取自前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一帖!”
“王羲之?”
“书圣?”
“兰亭序?”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大吃一惊的神色。
李晟这次,倒是能及时跟上思路了。
虽然后世《兰亭序》也很有名,但《兰亭序》真正又名气,还是在隋唐这个时代!
毕竟,此时距离王右军写下《兰亭序》才不过三四百年,这位书圣的大名,已然在上层贵族中广为流传。
就像后世追求阳明先生一样,这个时代想要附庸风雅,王羲之就是入门知识点。
那么多贵人追求王羲之,以至于下层百姓虽然不知道王羲之是干啥的,却多多少少听过其大名。
换句话说,这个时代,王羲之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唐顶流!
论知名度,皇帝的名号,都比不上王羲之。
李晟不无恶意的猜想。
李二之所以下葬的时候用《兰亭序》陪葬,很可能就是出于某种复杂的、难以言明的报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