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唐书店 (第2/2页)
废这么大功夫整理出来,难道不应该妥善保存吗?
孔颖达也是十分疑惑:“孩子,这书难道不应该好好收藏起来吗?”
李晟微微摇头,笑着解释道:
“先生,书当然得好好保护,但却绝对不能收藏啊!”
“这百工之学,和五经不一样,并非圣人一家之言,而是千百年来老百姓们共同总结的经验和道理。”
“这些知识,只有更加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效用。”
“不仅不能收藏,而且还必须得大规模印刷。”
“要让全国各地的百姓们,都能读到这些书籍。”
“嗯,最好是由皇室书店牵头,将这些书籍大规模印刷,然后分发各地建立地方分店,允许百姓们免费进店阅读!”
“到时候,农夫改善种田的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
“工匠改善制造技艺,能把东西造的又便宜又好用。”
“乡间大夫也能知道,怎么能防病、治病、用药。”
“如此,百业兴旺、民富国强。”
“嘿嘿,至于书店的名字嘛,就叫‘新唐书店’,简单直接!”
后世建国后,全国的文盲率极高。
就运输大队长那水平,指不定全国文盲率比唐代还高。
为了降低文盲率、提高国民的识字水平,政府出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新华书店。
科技水平想要进步,必须要大规模的摆脱文盲率。
新华书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李晟小时候,就经常去本地的新华书店蹭书。
犹记得每到节假日,书店都是人满为患。
不管是官员、还是农民、工人,都愿意去书店里读书。
这种模式,即便放眼全世界,也是独创之举。
这种独创的公共读书系统,对于国民脱盲识字,效果更加直接。
最关键的是,符合国人倡导读书识字的观念。
即便移植到大唐,也不会有丝毫的水土不服。
李晟又解释了一番,皇家书店建立后的特殊注意事项:
比如平民百姓即便买不起书,也能自由看书。
比如允许自由抄书。
比如提倡大户捐赠书籍。
……
诸如此类。
“有了大唐皇室作保,新唐书店的知名度绝对能迅速传开。”
“到时候,不仅长安、洛阳、太原、成都、扬州这些大城市,连地方上的小城市,也能铺设书店。”
李晟笑着说道。
孔颖达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先祖创立私学,曾言有教无类。你这套法子,颇合圣人之意。”
儒家从孔子开始,便非常重视教育。
除了积极建立公学之外,还经常个人出钱建立私学、族学。
但除此之外,就很难有办法再扩大受教育人群了。
但是新唐书店,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这种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可以和学校相互配合,更大范围的覆盖受教育人群。
“新唐书店?”
“真乃千古良策!”
站在一边的马周,口中喃喃,眸中惊喜万分。
马周出身贫民,家贫但却喜欢读书,自幼苦恼于无书可读,一度寄居在同乡大户人家蹭书。
如果那个时候,有书店这种东西,自己哪里用的着苦苦去同乡的大户求书,以至于被经常扫地出门,沦为乡中笑柄。
马周看向李晟。
眼中闪烁着钦佩和感激之色。
这是绝对造福天下贫寒士子的千古良策!
“老夫一定上报陛下,重重奖赏于你!”
孔颖达握着李晟的肩膀,笑道。
李晟闻言,却顿时急忙摇头:
“别,千万别!”
“您可千万别在皇帝面前,提学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