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谁说七王妃不得宠 > 全一卷 第203章 衡王婚仪

全一卷 第203章 衡王婚仪 (第2/2页)

太后也不生气,笑眯眯点了点头,只是有些念念不舍地,瞧见小婴孩被人抱走,目光还是追着小家伙,直至李嬷嬷抱着小世子掀帘子出去,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在苏瑾苏瑜等四人身上。

太后先瞧了一眼苏瑜,然后将目光停留在了赵凌身上,笑容满面地说道,“凌儿在边疆受苦了,不过瞧着倒是比六年前壮实了许多。”

坐着离太后最近的惠贵妃立即接口笑道,“太后娘娘说的是,凌儿经过这一番历练,也增长了许多见闻,学了一身的本事,如今在朝中也能为圣上分忧一二。”

太后点了点头,欣慰地笑着转而对着赵翊和赵凌道,“昨儿个还听你们父皇说起你们两兄弟,他夸你们这几天交代给你们的这几件差事都办的不错。特别是翊儿,军中变革的事情,着实花了些功夫,也得到了显著的成效,昨儿个你父皇还止不住的夸你呢。”

自从赵愉出生开始,圣上对赵翊愈加重用,再加上赵翊原本也十分成气候,接下的每件事做得都十分周全完美,又深得诸位大臣的拥立,原本就足以与逆王分庭抗礼的他更是在朝中扎下根基,如今也算是风生水起。但是因为忌惮着逆王赵渊的下场,赵翊做事不再像往常那样的激进暴戾,反而凡事事必躬亲,待人也宽厚恭谦。不仅如此,他还不特意培养羽翼,就怕稍有不慎,落了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毁了这些年来的辛苦经营。

赵凌自从苏瑾怀孕的消息传出来后,便也改了心性,变得凡事急功近利,事事要与七哥比较,每每都想拔得头筹。如今听着太后一个劲地夸赞赵翊,心里也有些愤愤,遂笑着对太后埋怨道,“皇祖母怎么也不夸夸孙儿,就只说孙儿壮了。如今孙儿也是正替父皇管着粮运之事呢,皇祖母若是不夸夸孙儿,孙儿可是不依呢!”

惠贵妃听罢对着赵凌笑骂道,“这个没出息的小子,太后您瞧,凌儿这是邀功呢!”

“可不是,咱们凌儿也是长大了,也是能独当一面的了。”太后笑盈盈瞧过去,目光再次落在了苏瑜的身上,继而又将目光瞧向了惠贵妃,询问道,“凌儿与苏家姑娘的婚仪安排在何时了?”

听闻此事,苏瑜顿时一阵欣喜,既因为这个话题让自己十分熨帖,又是因为自己一直插不上任何话,有了这样一个契机,自己自然能好好表现一番,遂满脸通红,娇羞着抢着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婚仪定在了下个月初。”

“下月初啊,那就快到了呀。”太后面露疑惑,转而将目光瞧向了赵凌的生母惠贵妃,“凌儿的婚事,是不是办得太仓促了?”

惠贵妃原本就不满意苏瑜这个儿媳妇,如今又瞧见这丫头如此不懂礼数,更是心中不悦。她朝着太后欠了欠身,笑着解释道,“启禀太后娘娘,嫔妾请了钦天监算了凌儿的生辰八字,近半年里,只有十一月初三这个日子最佳,故而将婚仪提前了。虽

说婚仪也仓促了些,但是好在一应事务都是预先备好了的,也不耽搁。”说罢,惠贵妃还不忘转头瞧一眼苏瑜,看向她的时候,满眼都是埋怨与鄙夷。

苏瑾坐在赵翊身边,低垂着头不言语,不过也不耽误她偷偷揣度着殿内众人话中的深意。她从小就有这样的喜好,会无意识地根据周遭人的谈话来猜测他们所说的是何事,对于此事他们彼此的态度如何。只不过近些年她这项工作有所懈怠了,因为耳机的缘故,她很少再根据别人的话来猜测其中深意,故而整个人也变得笨笨的。不过今日却是个绝佳的机会,反正一时半会儿也走不掉,如今大家的关注点又都在苏瑜和赵凌的婚事上面,所以苏瑾便毫无顾忌地猜测起众人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

就比如惠贵妃,为何她会这么早的给赵凌安排婚事,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必然是为了子嗣大事。宫中从前就有传言,说因皇室子嗣单薄,圣上便有意将储君之位赐予率先诞下皇长孙的皇子,再看自皇长孙赵愉出生后,圣上对赵翊的重用,可见传言不假。在如此情势下,预备夺嫡的惠贵妃和赵凌如何能不多在子嗣之事上下下功夫。

不过这个传言自逆王谋反后,便不再有人提及,许多朝中大臣都曾直言过此事于社稷不妥。为何不妥呢,但看逆王赵渊的年岁,便会有了结论。

都是没有子嗣的皇子,其他人都还是鼎盛之年,只有逆王年岁最大,若是圣上铁了心要立皇长孙之父为皇储,那么他获此殊荣的几率自然会比其他几个皇子要低许多,这又如何能对得起他这些年来辛苦培植出来的势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