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中秋盛夜 (第2/2页)
漳州城的达官贵人齐聚拜月楼,登高望远共赏明月,楼阁矗立岸边面向江水,坐看文人才女在花船上吟诗作乐,别有一番风雅滋味。
“不怪玉婉姐姐,我忙着煮茶走不开,现在去找他也不晚。”苏芷香眼看茶桌旁的年轻男女聊得火热,随即拜托方玉婉,“劳烦姐姐仔细照看,我和英子要去江边了。”
“我晓得,人多的地方安全为重,你们也要当心啊。”方玉婉目送苏芷香和曲绥英走出几步,又想起什么事,小跑着追上去,“瞧我这记性,韩神医教大伙做的发光佛手参,每家每户都赚了不少银子,这是多出来的五十两本钱,少夫人快收着。”
苏芷香诧异地看着那张银票:“本钱比预估的省出九成,居然还剩这么多?玉婉姐姐,这都是你的功劳,留给小宝买些好吃的吧。”
“使不得,他不缺吃的用的,你收起来,我去忙了。”方玉婉不由分说将银票塞进她手里,转身跑回去收拾茶桌。
苏芷香感动极了:“玉婉姐姐这么好的人,不长眼的东西偏要欺负她,真是太不公平。”
“等你相公成为东家,你来管事就公平了。”曲绥英拉着她走上石拱桥,桥底下还有挑着扁担叫卖的小贩。
“发光佛手参,十文钱一个,月光再亮没你亮,咱老百姓手中宝,快来买啊快来看……”
最近这几日,发光佛手参卖遍大街小巷,价廉物美平易近人,男女老少人手一个。
苏芷香站在桥上看向岸边迷蒙夜色,只见众人挥舞着佛手参,那一簇簇荧光像点亮星河的繁星,熠熠不绝仿佛绵延到天尽头。
灯火辉煌的拜月楼就在不远处,妙龄姑娘穿着她们最好看的衣裙,头戴绫绢缝的蝴蝶花,将她们亲手做的红绸带系在柳枝条上,祈求觅得知心良婿。
晚风拂过,红绸绿柳看上去格外喜庆,乡野地头走出来的年轻壮汉组成腰鼓队和唢呐队,欢天喜地地吹弹唱跳,使尽浑身解数吸引姑娘的目光。
苏芷香看到有人在江边放莲花灯,祈愿阖家幸福圆满如意,她忍不住想起家人,不禁触景生情。
“英子,我爹娘和哥哥应该快到漳州了吧?”苏芷香担心他们来了找不到她,越想越怕,“你说我哥能找到商安堂吗,他恐怕都不知道商家门朝哪儿。”
曲绥英离家多年自认亲情淡漠,逢年过节的时候,难免也会想起曾有过的温馨时光。
她能理解苏芷香的心情,轻声安慰:“你哥这人虽然懒,脑子也不灵光,邪门歪道却是在行的,他想找你自有办法。”
“可是我哥赚不到钱,我爹娘年纪大了,腿脚又不方便,这一路跋山涉水吃尽苦头,万一身子撑不下去……”苏芷香不在父母身边,老两口只能靠给人修脚赚些路费,再也禁不起丝毫折腾。
曲绥英匆忙打断她:“你往好了想,别说这种话……”
“快看,这里有个叫花子!”
“中秋夜来要饭,哦,他还要卖身?”
耳边的议论声令人心惊,苏芷香和曲绥英齐刷刷看过去,唯恐那叫花子就是苏信石。
人群中有道不合时宜的身影,穿着破履烂衫跪在路边,低头伏趴在枯黄麻布上,瘦弱的脊背在夜风中瑟瑟发抖,万众欢度中秋夜,唯有他独自凄凉。
苏芷香的心跳陡然加快,如果叫花子真是她哥,爹娘为何都不在身边,难道……
苏芷香眼前发黑差点跌倒,曲绥英伸手扶住她:“看清楚了,你哥比那人肥出一头羊,怎么可能是他。”
“饿、饿瘦了?”苏芷香双腿颤抖着往前走几步,从头到脚打量那人身形,越看越不确定。
曲绥英撇嘴道:“你见过谁饿出宽肩窄腰大长腿的?人家比你哥高出大半头,再怎么看都不像。”
苏芷香指着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叫花子,急得吼一嗓子:“看不清脸,站起来给我瞧瞧!”
众目睽睽之下,跪到麻木的身影虚弱晃动,他修长的双手撑住地面,像是花光了全身力气,踉踉跄跄地站直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