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唐首富 > 第291章新皇帝

第291章新皇帝 (第2/2页)

“父皇尚在,你们便怂恿孤做此大不敬之事,你们这是要陷孤于不孝啊!”

“太子殿下,孙神医已经给陛下诊治过,连他都断言陛下已经不可能醒来,那普天之下,又还有谁能令陛下起死回生?”崔仁师进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大唐已经在危机关头,只有另立新君,才能安抚天下黎民,请殿下牺牲小节,以天下为重!”

“崔御史之言甚是,臣请殿下以天下为重,继承大统!”王珪劝道。

“臣等请殿下以国事为重!”

“罢罢罢,孤身为太子,如今迫不得已,当以身饲虎!”李承乾见差不多了,不再作态,“孤决定,继承大统,尊父皇为太上皇!”

“殿下英明,大唐幸甚,百姓幸甚!”

太子要当皇帝了,礼部官员在尚书温彦博的主持下放弃休假,连夜加班,拟定新皇登基大典的安排,钦天监根据需要,选定吉日,就在两天后,整个大唐的国家机器,都在积极为李承乾的登基忙碌着。

时间过得很快,李承乾在万众瞩目中接受皇帝大宝,祭太庙、祀天地,昭告天下,改元永安,尊李世民为太上皇,追封已故的李泰为秦王,封太子妃苏媚为皇后,侧妃候敏为贵妃,然后对一众从龙大臣加官晋爵,然后便是大赦天下。

第二天,李承乾就以新皇登基时没来观礼为借口,宣布对李恪、李愔、李佑、李贞的惩罚,李恪兄弟自是罪无可恕,李佑和李贞被降为郡王,削减一半的封地。

这是一个态度,而诸王的缺席同样是一个态度。

李恪兄弟的最终安全抵达江都,这是他封地的中心,当他赶到的时候,江南诸世家已经调动了二十万兵力,这其半数是经历过隋末战乱的老兵,别一些是新招募的新丁,大量老兵的存在,使这支仓猝调集的军队拥有不俗的战斗力。

杨妃已经打入冷宫,在长安的所有财富全部没收,自己成了李承乾格杀勿论的通缉犯,这是李恪当下的现状。不过他早有心理准备,反正已经是不死不休了,那就干脆的造反吧!

与京城的十六卫相比,李恪的阵荣同样豪华,大将阚丘、陈金、王保均是隋末有名的大将,与程知节、尉迟恭相比也差不了多少,本来是准备隐居终老的,如今又重出江湖,成为李恪的左膀右臂。

李恪的北伐开始了,吴军兵分两路,一路沿运河北上,另一路走南阳然后北上,在洛阳汇合,李恪的战略是取洛阳之后,切断李承乾东方的财路,同时经营与之对峙的势力,最后引军西进,攻取长安。

长安的永安帝李承乾没过上两天舒心日子,坏消便接连不断,首先是吴王李恪造反,引军北伐,然后是赵国公长孙无忌劫走晋王李治,在西凉称帝,建国西凉,年号永徽,宣布将刻日东征;

川蜀的李佑也不甘示弱,在川蜀世家的支持下,称帝建国,年号宏治,暂时没有军事动作,范阳一带的越王李贞也建立燕国,声称将引军问鼎中原……

北方本已经被打报的突厥一点也没浪费机会,重建突厥帝国,引军南侵……

**,对于各路叛军,李承乾决定先重点平灭陇西,李佑没多大野心,只想着偏安,可最后收拾他,李恪和李贞虽然威胁较大,但山东是五姓七望的地盘,他们没理由坐视吴军和燕军在自己势力范围内横冲直撞。

问题还是出在十六卫,这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另外一支是李世民赖以安身立命的玄甲军。目前的形势是,正如当年李世民杀兄屠弟天下皆知一样,李承乾给老爸下毒也被传得人人皆知,这还要得益于李恪及江南世家的宣传,当然,苏寒的福威镖局也出了不少的力。

大唐名将辈出,如今自己已经当上皇帝,成为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李承乾信心满满,十六卫和玄甲军不是皇帝的亲信吗,现在自己是皇帝,还不是手到擒来?

然而调兵的圣旨下到十六卫大将军和玄甲军大将军,结果长孙无忌和长孙顺德的两卫人马早就开拔西进陈仓,而李靖、李勣、李孝恭、李道宗、程咬金这几位最顶级的将帅竟然取出一道圣旨,这还是一个月前,李世民要他们去北方草原砍人。

“孤怎么不记得父皇下过这道旨意?”

有没有这道旨意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五卫大军已经开拔北上了,这让李承乾想吐血。

玄甲军大将军表示,他们的现职是保卫皇上,皇帝在哪,他们就在哪,如果李承乾想要御驾亲征,那么他们责无旁贷,之于抛下皇帝单独外出,是不可能,万一有人图谋不轨怎么办?

好吧,人家还有李世民的圣旨在,专门规定了他们的职责,这道圣旨李承乾是知道的。

玄甲军指望不上了。

还好还有一个能征善战的侯君集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