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李世民的猜忌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唐首富!
程咬金大军归来后的第三天,杨天送来的终极惊喜送来了。这下子李世民是彻底不淡定了。
土谷浑被杨天给灭了,全境划入大唐版图,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附属国就行,慕容氏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了,青海道,这个新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李世民眼前的时候,他的确有点不爽,杨天这小子管得有点儿宽啊,手中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还巨有钱,现在还要插手政务……
不是说你没野心么,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第一次觉得杨天有一点儿虚伪。
但他还是决定再观察杨天一阵子,以确认他是不是真的是一个伪君子。
把这一点点不愉快给甩在脑后,李世民又觉得青海道搞出来还真是不错的,前隋之时在土谷浑设郡县,结果证明就是一个笑话,慕容伏允反复无常,大隋的力量从来没真正进入过那里。
现在好了,土谷浑真的亡了,亡在他李世民手里,能够开疆拓土的皇帝就是好皇帝,可以证明比前隋强大的机会不多,至少在现在是这样。
那么,杨天的确是送来了一份大礼。
“善德,传李靖、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对了,把魏征和越王也叫来!”土谷浑灭亡之事重大,得好好商量一下才行。
半个小时后。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几个重臣听得杨天灭掉土谷浑,无不大喜,一致向李世民表示祝贺。
“这些都放一边,你们看看杨天这个经营策略,朕觉得有点儿意思,你们一起议一议。”李世民道,“善德,你念来听听!”
数万字的文字念起来很是废力,好在善德身体素质极好,就这样中间也喝了好几次水,等到他念完之后,实在是不想再说话。
“善德,辛苦你了,下去休息吧!”李世民道,“你们怎么看?”
“陛下,在土谷浑设置郡县,建青海道,臣以为此事大可行,土谷浑拥有西海,那是一块极好的养马场,盛产良马,设置郡县能保证朝廷的战马产量!另外,杨候所言其地食盐丰富,于我朝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长孙无忌道,“臣以为郡县可行!”
“那其他几项呢?”
“驻军,左右卫已经在路上,至于商业,杨侯把这个看得很重,不妨可以试试!”长孙无忌支持杨天发展商业,倒不是他改变立场,而是他们长孙家眼红飞天集团不是一两天了,那么高的利润,谁不想要?
长孙无忌看中了土谷浑的盐矿。
“父皇,姐夫先生不止一次地说过,历代中原王朝对待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都有问题,尤其是北方,他们总是在降与叛之间反复,其实不能怪他们,问题在我们自己身上!”李泰道。
“哦,此话何解?”李世民问道,其他人也都想看看杨天都教了李泰什么奇谈怪论。
“父皇,各位大人,其实中原汉人一直看不上北方那广阔的草原,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已经习惯种地,习惯定居,但草原不适合种地,他们又是逐水草而居,既然居无定所,那征税的成本就非常大,甚至征不到他们的税,所以草原对我们来说,不拿就是资敌,拿着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李泰侃侃而谈,“因为得不到利益,所以,我们长期以来并不看重草原,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那发展商业就可以吗?”在场都是人精,李泰一番话,立即让他们深有同感,但是要说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们还真没想过。
“为什么不试试呢?”李泰道,“父皇,儿臣在周至的时候,看到来自各地的人,无论是唐人,还是胡人,都能够友好相处,他们非常倾慕中原文化,也都急公好义,当突厥人进犯的时候,那些突厥商人反对的声音竟然比我们还要强烈,究其原因,不外乎两国一旦开战,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竟然还有这事?玄龄,你去确认下看看!”李世民显然动容了。
“姐夫先生要土谷浑发展商业,就是给土谷浑一条新路,在这条路上,他们过得会比以前更好,但这条路一旦离开大唐,就会立即消逝,这样一来,土谷浑人还会反叛大唐不?”李泰摇头道,“我认为不会!”
“青雀,你确定?”
“我相信姐夫先生的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