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唐首富 > 第118章 回朝

第118章 回朝 (第2/2页)

“老伙计,你猜?”尉迟恭笑道。

“老黑,难道是陛下?”

“不是。”

“是药师?”

“非也!”

“哎呀,你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是哪位能人?”李勣有点恼了。

“是杨天,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杨天,就是那个很会做买卖的小年轻,听说文采不错。”李勣斜着眼睛,“老黑,你没骗我吧,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如何有这等见识?”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尉迟恭道,“你知道吗,那小子领着一千兵马,把发动叛乱罗艺给灭了!”

“我的乖乖,虽韩信再生,怕是也做不到吧?”李勣道,“我倒是很想见见这个年轻人了。”

“会有机会的!”尉迟恭笑道,“懋功,如今突厥主力未至,我等正好可以主动出击,我们好好合计合计吧。”

“不错,突厥人绝对想不到我军会兵力大增,本该出奇制胜!”李勣笑道,“这一次,我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且不说李勣与尉迟恭如何设计对付颉利可汗,却说杨天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目的地长安。

出征时悄无人知,归来时万人空巷。大唐尚武之风盛行,长安百姓对得胜还朝的将士从来都不缺乏热情与赞美。

有美人秋波暗送,有老人赠衣送鞋,有小子满面崇拜,有妇人传菜递饭……杨天体会到了古时候形容军民鱼水情深的词:箪食壶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镇国军在长安没有大营,这都不是事。把左牵牛卫的营地划出一部分来,反正就千把人,压力不大。

有牛酒犒劳将士们,这是专门用以奖赏有功之将士的饭食,口味与镇国军的伙食相差太远,但里面所蕴含的意味,是天下间任何美食都比不了的。这是朝廷对他们功劳的承认。

太极宫中,李世民盛装出现,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今天的主要议题是封赏平叛大军。

杨天与薛仁贵戎装步入大殿,在殿外,还有罗艺的首级,以及若干俘虏,这都是拿出来给李世民看的,叫做献俘。

老老实实的参拜李世民之后,杨天呈上一封折子,那是镇国军出战的行军日志,里面有李世民想知道的一切内容。

善德走下来从杨天手里取过,确认无误后,再转交给李世民手中。那是做样子的,杨天得在朝堂之上,大声陈述此战的要点与收获。

当杨天重点介绍西关设伏全歼叛军之时,朝堂之中一片惊呼,尽管早就听说过了镇国军的战绩,但经杨天绘声绘色地详细介绍之后,忍不住惊呼一片。

很快,他们又为一战定蓟州而思考着。

杨天与镇国军带给他们的震撼太多了。

震撼到如听天书,如处梦中。这可信度真的不高啊。

弹劾得胜归来的武将,这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就保留下来的坏习惯。没理还要纠缠三分,更何况镇国军那“漏洞百出”的战报了。

杨天陈述完毕之后,李世民还没有表态呢,御史张芳便按捺不住,首先发难。

“陛下,臣有本!”张芳出班,大声喊道。

“张爱卿何事要奏?”李世民对御史的行动早就知道,君臣之间小心地维护着一套令大家都能接受的游戏规则,看破不说破,才是正理。

“陛下,臣弹劾镇国大将军杨天嗜杀成性,西关一役,挥手间数万人付之一炬,手段残忍至极,如此蔑视生命,与禽兽何异?”张芳道,“此其一也,贼首罗艺罪大恶极,其畏罪自杀,属杨天看管不利,至要犯身亡,不能以儆效尤,此其二也……”

所谓物伤其类,看着杨天被弹劾,武将集团立马不干了。李靖是核心人物不宜轻动,年轻一辈有资格上殿的没几个,程咬金等武将领兵在外,能够出来的便只有李君羡、侯君集,以及李孝恭和李道宗两个王爷。

“放屁!”侯君集大怒,“镇国军就一千兵马,如不用狠招,如何制敌?再说了,你张芳食君之禄,叛乱起时能为陛下分忧也就算了,竟然置疑大将,竟然同情叛军,你的立场在哪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