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微服私访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唐首富!
“容朕想一想。”对李泰的建议,李世民颇为心动,其实他已经不止一次地想去一趟周至,实地考察一下飞天集团怎么就富可敌国,成为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父皇,不用考察什么,心动不如行动,只有去过周至的人,才能明白周至的好!”李泰道,“儿臣都想把王府建在那里呢!”
“周至就有这么好,长安都不如么?”
“父皇,长安的确不如周至远矣!”李泰道,“那里,简直跟天堂一般。尤其是商业氛围,长安更是万不及其一。”
“观音婢,要不我们去看一看?”
“二哥,臣妾也很想知道,周至那庞大的税赋是怎么等来的呢。”长孙知道李世民只有想要她给个就坡下驴的台阶,“一年了,也该去看看丽质了。”
“太好了!我这就给姐夫先生写信,让他准备行宫!”
“不,不必提前告诉他,朕要微服私访。”李世民否决了李泰的做法。
“好的,父皇!”
一天后,从长安到周至的官道上,行动着一支小型的商队。总共有四辆马车,满载着周至最需要的货物——粮食。商队的成员杨天全都认识:李世民夫妇,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以及李泰、李恪、长孙槐还有程处默等人。
进入周至县境之后,路顿时好走了,这让饱受颠簸之苦的李世民等人立马感觉平稳起来。
“爹,娘,我们已经进入周至了。”李泰着介绍,李世民有交待,出门在外,称谓得改,
“这才是路啊!”李世民感叹着,在水泥路上来回走着,似乎永远也走不过瘾的样子。
“玄龄,克明,为什么长安不修水泥路?”李世民想起区区一个小县的荒郊野岭都把路修得这么好,而堂堂长安却还是那鬼样子,心里十分不平衡。
“老爷,朝廷的水泥份额都用来在边境筑城了。水泥筑城,事半功倍,这事,您也同意的。”房玄龄说道。
“不行,长安的路还是得修!”李世民道,“你们回去议一议,拿个方案出来。”
“知道了,我们回去就弄!”
“青雀,这路中间怎么还种树做什么?”长孙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这是房遗正从姐夫先生那取的经,姐夫先生一再强调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所以把周至的所有主干道全部水泥硬化,官道还做了加宽处理,中间有隔离带,所有人都走右侧道路。”李泰道,“娘,现在人不多,你还看不见这么做的好处,等到人多起来,才能体现这么做的好,那就是不会冲突!”
“原来如此!”众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不仅如此,姐夫先生还建议,这么好的路,弄成乱七八糟的样子不好看。于是房遗正便成立专门管理水泥路的路政处。”李泰介绍着,“新成立的路政处有专人维护道路秩序,搞保洁,每隔一段距离,还设有专供行人休息的长椅和凉亭。如果走累了,就可以在那里小坐片刻。”
“依我看,就不应该给他们留两成的税收!”长孙无忌道,“朝廷到处都要用钱,他房遗正倒好,竟然拿这么多钱修水泥路,什么叫奢侈?这就叫奢侈!”
人家骂自家子侄,房玄龄竟然不发一言反驳,只因他也认为周至在铺张浪费。
“话不成这么说!”李泰反对,“自从周至的路修好之后,周至的商业明显地增强了,虽然修路投入巨大,但是带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青雀,这可有依据?”
“自然,周至每月都会统计商税数额,路修好之后的月份,比起之前的要高出两成!”李泰非常不满舅舅的“无知”。
“若果真如此,那长安的路,就更得修了!”李世民坚定了修路的决心。
水泥路上商旅如织,催生了周至日益兴旺的服务业,路边不时能遇上茶馆饭店,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水平真不一般。这不,李泰就把李世民领进了他每次到周至必定的打卡之地——一家叫“有间饭店”的路边小店。
“爹,这有间饭店的米豆腐是一绝。”李泰算得上半个周至人,这地主之宜便责无旁贷,如数家珍般向父母介绍。
“米豆腐是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