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葬经》 (第2/2页)
“《葬经》?你看过《葬经》?”高流狐疑地看了一眼谢诗雨。
“看过啊,不但看过,我小时候还背过呢,只不过现在背不全了,但主要的部分还都记得,开头怎么说的来着——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还有什么五葬五不葬,说什么气以生和而童山、气因势来而断山、气因土行而石山、气以势止而过山、气以龙会而独山,这五处山势无福而有凶,葬则不吉,恐有大凶……”
“是‘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童断石过独,生新凶,消已福。经曰: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持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这是《葬经》中的原文,也是郭璞的《葬经》一书中关于土葬选穴最为核心的内容。”不等谢诗雨说完,高流紧跟着补充道。
“没错,就是这个,看来高队长也熟读过《葬经》啊,记性真好,竟然还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谢诗雨冲高流一笑。
“你的记性也不差,熟记的《葬经》内容应该比我多吧……”高流眉心微蹙。
“没有,我可没有你这样的记性,我就只能记住个大概。”
“真要只记住了大概,你又怎么知道我刚才所说的一字不差呢?”
“这……我也就是有个大体印象,你一说我就都想起来了,毕竟小时候背过,就单单这一本书就背了半年多呢,我爹那人严格,愣是让我一字不许差,不然就得罚着抄《葬经》全文,抄不完还不给饭吃,简直就是把人往死里逼呢!”谢诗雨一边笑一边解释着,可对上高流那张冷冰冰的脸,顿时有些僵硬。
她看着高流,等待对方的回应,高流淡淡地看了她一眼,有意顿了一下这才开口。
“据我所知,《葬经》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葬经》也只是郭璞原文的十分之一,而且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后人添补上去的,很多部分都已经偏离了郭璞原本的意思,已经不能算是真正的《葬经》了,你是从哪里看来的《葬经》全文?”
“我家里就有,我得说《葬经》是我们谢家祖上传下来的,而且还是郭璞最早的一版《葬经》,没有经过任何的删减,完全是郭璞最真实的想法,比着后面那些删减版本的《葬经》要高明很多。”
“你们谢家到底是做什么营生的,怎么把一本《葬经》当成传家宝了,你家祖上该不会是阴阳先生出身吧?”小庄看了一眼谢诗雨,半开玩笑地问道。
谁知谢诗雨一脸严肃,冲小庄郑重地点了点头。
“你说的没错,我们谢家祖上就是做阴阳先生的,而且专门替横死之人招魂归葬,早年在西北也算是有一号的堂口,只是后来到我爷爷这辈儿换了门庭,没再做死人的营生,这才渐渐没了名气。”
“专门替横死人招魂安葬?你家祖上该不会是西北阎王谢老鬼吧?”高流眉头紧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