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极点 (第2/2页)
此时的邓艾还没从灭国之功的失心疯中苏醒过来,在作死的路上开足了马力狂奔。邓艾在成都日日饮宴、夜夜笙歌,最离谱的是大封群臣。问题是论功行赏这事得朝廷做主,邓艾作为征西将军,是没这个权利的。如果说此时邓艾如果灭了刘禅全族,那么邓艾还有一线生机。关键是邓艾不仅厚待刘禅等投降派,还建议司马昭封刘禅为扶风王!这种行事作风像谁?像刘邦在关中约法三章收买民心,厚待秦王子婴。任谁解读,这都是不臣之心。
那么事实上邓艾是居功自傲,有不臣之心吗?没有。邓艾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很单纯的人,邓艾的僭越之举都是为了扩大战果,进一步灭了吴国。重赏诸将是为了激励士气继续作战,厚待蜀国皇帝公卿是为了给吴国做个样子。要说邓艾膨胀,那也是膨胀到了极点。但是他再膨胀,也没有不臣之心。虽然司马昭怀疑他,但是他也了解邓艾。于是给邓艾下了一道诏书,诏书中封邓艾为太尉,把邓艾比作白起、韩信、吴汉、范增。
邓艾一看诏书,大喜过望,认为这是作为军事圈最大的殊荣。然而监军卫瓘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白起、韩信、范增都是受主公猜忌而不得善终的主。吴汉能得以善终,完全是他重杀伐,不顾名节。假如邓艾此时能效仿吴汉,则功成名就。如果学习那几位,就离死不远了。
邓艾这种天生的军事家,我想到了另一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飞岳武穆。打仗对他们来说就是艺术,不容许半点的瑕疵。他们不是萧何,也不是王翦,自毁名节的事绝对干不出来。他们做事的所有出发点都是围绕战争的胜利而进行。岳飞比起同僚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下场那是惨太多了。岳飞所有的冤屈都在于他没做错事,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然而他不明白,战争的胜利仅仅是他自己一厢情愿想要的,而不是皇帝想要的。皇帝要的是安全。邓艾也是一样,他在成都的所作所为除了他自身的膨胀意外,更多是为了灭东吴而铺路。但是邓艾不明白的是马上灭掉东吴只是邓艾一厢情愿的愿景,此时的司马昭要的是灭蜀和灭钟会,至于东吴,早晚都是囊中之物,不着急。
邓艾跟岳飞一样,觉得自己做的事都是为了全局,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自己没错。因此邓艾不顾卫瓘的提醒,再度给司马昭上书。邓艾这次上书的内容,真是僭越到了极点,其原文如下:
艾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宣。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先此申状,见可施行。谨书。
短短百十来字,邓艾表达了以下3点意思:
1、现在时趁热打铁灭掉吴国的最佳时机。
2、来回请示太麻烦,反正我做的是利于国家的事,灭吴这事就我一个人说了算。
3、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只问对错,不讲官场那一套,自毁形象的事干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