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戏侃三国 > 第222章合不拢嘴

第222章合不拢嘴 (第2/2页)

话又说回来了,外姓去控制皇家军队的诸葛恪不是第一个。书中还有两个人这么干,一个是曹操命曹洪总督御林军马,一个是诸葛亮让心腹向宠掌握皇家御林军。但是这俩人一个成了奸臣的代表,一个成了忠臣的楷模。诸葛恪还没来及证明自己的忠奸,就被孙峻给阴死了。

孙峻得说是东吴闷骚界的奇葩。表面上看孙峻是因为诸葛恪要夺他的兵权而算计诸葛恪,实际上他是为了借诸葛恪事件来算计吴国皇帝孙亮,从而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

孙峻问皇帝能不能干掉诸葛恪。孙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再聪明也缺乏政治经验。把自己对诸葛恪的不满和盘托出,表示自己见了诸葛恪感到十分惧怕。孙峻一看这是奉召讨贼,于是安排下鸿门宴,席间斩了诸葛恪。

孙峻斩了诸葛恪,接着当自己的御林军总管不就行了?那不行,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孙峻趁机让皇帝封他大将军、丞相、富春侯。总揽吴国军政大权于一身,从安保部门主任一跃成为了吴帝国的实际掌舵人。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人,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诸葛恪干的事都差不多。但是后世评价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诸葛亮这个忠臣有人配合才保住了名声。而配合他的,就是刘禅。万一刘禅跟刘协、孙亮一样耐不住寂寞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那诸葛亮要么被杀,要么杀掉刘禅,要么斩杀刘禅所有的心腹。无论结果怎样,只要刘禅对诸葛亮下手,诸葛亮就做不成忠臣。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君主们没有子婴、崇祯、康熙这样的人物,所以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权臣。而正是因为刘禅的忍性比较大,才造就了诸葛亮这个大忠臣。司马懿该多羡慕诸葛亮啊。

从标题的角度讲,壬午版的三国其实很有意思。壬午版的文字水平要比毛版逊一筹,但是很多字眼用的很关键,表达了作者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和定位。比如姜维九伐中原,壬午版把“伐”多写作“犯”,这意思就差多了。等于作者认为姜维对魏国的战争属于是侵略战争,也没有给姜维冠以“汉将”的名号。

回说这姜维的二伐中原,或者叫二犯中原,其实是第一次北伐的延续。因为从姜维的的角度讲,第一次北伐并没有宣布结束,而是因为自己身体不舒服,暂回汉中养病。如今姜维接到诸葛恪的召唤,那没啥可说的,北伐!诸葛恪北伐面对的是胡遵、毌丘俭。而姜维北伐遭遇的是魏国名将郭淮、陈泰,还有闻讯赶来的司马昭。

姜维在汉中“养病”期间,积极总结了首次北伐的经验教训。课本上的知识跟实际情况总是相差很远,如果步步都按课本走,那姜维跟马谡还有什么区别。所以这一次北伐,姜维决定一切从实际出发,抛弃公式化的战斗模式。姜维在总结经验时,有一点总结的不够准确。那就是他认识上次的失利,主要是赖羌王说来不来,口碑太差。这一次呢一定要让羌王先出兵,然后蜀军再出动。姜维看了看手下这群人,稍微善于耍嘴皮子的就剩下郤正了。郤正去见羌王迷当,献上礼物之后,迷当大王乐得合不拢嘴。当即派出羌族名将俄何烧戈带五万铁骑攻打陇右,而姜维汇合夏侯霸带兵二十万直捣南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