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戏侃三国 > 第216章隐患

第216章隐患 (第2/2页)

孔明听完这话,吓得魂不附体,磕头如同鸡奔碎米,并且发下了狠毒的誓言:“臣万死不敢有这种想法,臣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的这话无疑给孔明上了一道紧箍咒,刘备仍然不放心,紧接着又给孔明套上了一层伦理的枷锁。他让刘禅以及刘永、刘理拜孔明为父,这一下,孔明必然会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了。

也许有人质疑,刘备的这招管用吗?如果不这么制约孔明,孔明会废掉刘禅自己登基吗?

我个人认为,孔明不会造反,因为他从小就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而且刘备打得又是汉室的旗帜,孔明如果自立就是反汉,是不会有人追随他的,孔明的人生目标就是管仲乐毅这样的人物,他又怎么会造反呢?

刘备震慑孔明后,又担心自己的儿子们会像袁绍的俩不成器的儿子一样,为了夺权而自相残杀,所以刘备很果断地把刘永、刘理发配到远方做安乐王爷去了。

最后,他还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诫刘禅,并且还说出了一句千古流芳的名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什么意思呢?刘备其实就是告诫刘禅,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别让孔明抓到你的把柄,哪怕一点点的小事也要用心去完成。

紧接着,刘备又召见了尚书李严,任命他为副丞相,与孔明一样,同为托孤大臣。

李严,南阳人,早年间在荆州任过职,后来效力于刘璋,在刘备攻打绵竹时开城投降,那么刘备为什么会突然把他提拔成托孤大臣呢?

我之前提到过,蜀国现在分成了两大派,李严是益州派的领军人物,同时他又与荆州派的许多人共过职,而且又具有才干,利用他可以暂时安抚一下益州派的不法分子,这就是以遏制额的手段。当荆州派重新占领蜀国第一位置的时候,李严也就失去了他的作用,最后被孔明找了一个借口,将他贬为了庶民,回想起来,这多半是刘备提前设计好的。

刘备之后又传来了孔明,嘱咐孔明一定要实现荆州党主宰益州党的战略目标。所以日后,孔明毫不客气地对益州一些名士下了死手。先是将廖立下了大狱,后来名士刘巴也莫名其妙的病亡,紧接着善出奇谋的费诗也下野了,再后来曾经被马超和庞统称之为“大才”的彭羕也被孔明找了个借口杀掉了……

而刘禅对这一切视若无睹,显然是刘备之前早就吩咐好的。

而孔明之后都提拔和使用些什么人呢?我们先拿《出师表》中的人物举个例子:

侍中郭攸之,南阳人。费祎,江夏人。董允,南郡人。向宠,襄阳人。蒋琬,零陵人。

包括后来被孔明非常信任的身边的参军马谡,也是襄阳人。还有除掉魏延的杨仪,同样也是襄阳人。还有出使东吴的邓芝,也是荆州新野人。

这些人统统来自荆州一党,就连孔明之后的候选人也要在荆州党中选拔,而蒋琬、费祎死后再也无人能够接替了。

不过,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当荆州党无人可用时,应该怎么办!刘备早就想好了,他嘱咐孔明,宁可关键使用一下益州人,也千万别胡乱安排。尤其是马谡,他干参谋还凑合,千万别让他独当一面。可惜,孔明在守街亭的问题上,还是担忧益州党会出问题,所以他宁可把刘备的忠告当成耳旁风也要使用马谡,他也绝不任用益州的王平,仅仅是让王平担任主将,却不给他实权。所以这才导致了后来失街亭的悲剧,最终孔明为了安抚益州党,不得已挥泪斩了马谡。

还有一个人也是例外,这人就是魏延。魏延虽然是荆州义阳人,是当初被刘备提拔起来的老部下,但是这家伙属于墙头草似的人物,益州派强势,他就倾向于益州党,而最令人讨厌的就是这家伙口无遮拦,平时总喜欢发牢骚,所以孔明宁可舍弃他不用,也不让他建功立业,在孔明死之前,还要设计将这个隐患除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