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戏侃三国 > 第173章标尺

第173章标尺 (第2/2页)

诸葛亮所交的朋友,见于历史的有徐庶(元直)、崔州平、石韬(广元)、孟建(公威)等人。这几个也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只是蛰伏一时,并不是想当一辈子隐士。他们经常一起切磋学问,谈论理想,诸葛亮评价朋友们以后出仕做官可以做到郡守、刺史这样的级别(事实也确实如此),而他自己则自比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

与今天的社会一样,人们听到一个没做出过什么成绩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居然自比为古代的良臣名将,许多人都会不以为然嗤之以鼻认为他在吹牛皮。只有与诸葛亮交往密切彼此了解的这几个朋友认为这绝对不是吹牛,而是即兴开讲的实话实说节目。

这样一个有才学有抱负的人,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倒有几分可能,毕竟当时人口下降极其迅猛,四五十年间全国人口下降约三分之二,能活下来的人确实不容易;但说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就完全是谦虚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诸葛亮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小伙子身高1米84(身长八尺),长得一表人才,人见人爱。其中一位很有眼光的人——黄承彦,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定这个东床快婿。

黄老先生也不找什么媒人,而是亲自上阵去找诸葛亮,说小伙子,咱俩商量个事情,我看你很不错,让我的闺女给你做媳妇怎么样?他还为女儿做了一番介绍:家有丑女(真的),黄头黑色(也是真的),而才堪相配(可能是假的)。

按理说,小帅哥诸葛亮又不是娶不到媳妇,干嘛要找个丑老婆?但他一口答应了,留下了“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的笑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诸葛亮答应这门婚事,至少有着两个原因:一,他不太看重女色;二,看重黄承彦的身份。

因为黄承彦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刘表的连襟,蔡瑁的妹夫。刘表的原配妇人逝世以后,迎娶了荆州豪族蔡讽的小女儿。而蔡讽的大女儿,正是黄承彦的老婆。

诸葛亮在乱世之中背井离乡来到荆州,想要立足,想要发展,必须取得当地名士的认可和帮助。借助黄承彦迈入荆州上流社会,是条终南捷径。

有所得必有所失,怎样抉择最终取决于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

很明显,诸葛亮不是风流才子,他看重的不是女色而是发展。

此外,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荆州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德公对当时的显学——评论人才,也是很有研究。人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正是庞德公做出的人才鉴定。

诸葛亮有了与刘表和荆州名士的这一层关系,再加上大哥诸葛瑾已经在孙权那里做官而且很受信任,他要想出仕当干部,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他选择了继续蛰伏隆中,过着耕读生活,静观天下之变。这说明刘表和孙权,都不是他想要的老板。

剩下可供选择的老板,就只有曹操和刘备了。

地球人都知道,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寄人篱下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放弃了已经基本统一北方威震天下的曹操。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千八百多年来,无数的人对这件事有无数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之所以深受历代知识分子推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是榜样,是标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