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戏侃三国 > 第142章泪洒五丈原

第142章泪洒五丈原 (第2/2页)

等诸葛亮安排完毕,又抽空上表后主,说自己不行了。刘禅急忙派尚书仆射李福去问诸葛亮后事如何处理。等到李福到了,诸葛亮已经病入膏肓。见到皇帝的人来了,诸葛亮做出了四项安排:

1、我的制度不能改。2、我用的人不能废。3、必须重用马岱。4、军队交给姜维。

李福问完赶紧回去报告,但是走了半路又回来了,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忘了问,诸葛亮死后谁当丞相啊?

诸葛亮说蒋琬。李福又问,蒋琬之后呢?诸葛亮说费祎。李福又问,费祎之后呢?诸葛亮没说话。如果我是诸葛亮,就直接来句:你大爷的!有完没完?

人都在弥留之际了,问一句就行了。蒋琬之后谁当丞相去问皇帝或者蒋琬。没完没了的问,我觉得李福是故意的。李福最后一个问题问完之后,诸葛亮溘然长逝,终年五十四岁。

到此,我们聊完了诸葛亮从初出茅庐到五丈原殒命的所有故事。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做出那样的后事安排?我们最容易获取的答案就是诸葛亮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愚忠之臣,他的目标是一统天下,匡扶汉室!其实这都是表象,诸葛亮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制度。

其实从中国古代政治史来看,从秦朝到清朝是一部皇帝跟丞相的斗争史,或者说是皇帝的中央集权史。秦始皇设三公而让太尉出缺,实际上就是他自己干太尉的活来制约丞相。西汉相权很重,皇帝和丞相谁厉害就看性格了。东汉接受王莽的教训,设置尚书台来分丞相的权。等到东汉末年,什么大司马、大将军、司空、司徒、太尉都来分丞相的权,这样一搞,国家制度就乱了。再往后到了隋唐,丞相一片一片的,宋朝又搞了枢密院,明朝直接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导致我国的皇权一步步加强,老百姓奴性一步步加重,当然这些是诸葛亮不能预测的。

但是诸葛亮想恢复的就是西汉时期的国家制度,这套制度简单说一下就是皇帝是国家的董事长,丞相是国家CEO。皇帝你是九五至尊,但是你是世袭来的,所以质量上没法保证。丞相就不一样了,有才者居之。这样皇帝当精神领袖,丞相当国家的执政者。总比皇帝一言堂要好的多。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中国古代出了五百多个皇帝,能数的上的明君也就那几个。中国最终发展到一个很尴尬的地步,跟中央集权制度有着紧密的关系。诸葛亮作为一个超人级别的人物,完全不在于他文章写多好、法术有多高、兵发多精通。而在于他的大局观非常好,他能从制度的角度预见一个国家的发展。在汉朝初年,丞相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说丞相见了皇帝要行礼,皇帝绝不能来句平身就完事,得还礼。比如当年刘邦始皇帝,但是国家的运作是由萧何全面把控,刘邦是不亲自参与其中的。等到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自己亲自理政的时候才发现:“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但是朱元璋这样皇帝还在少数,他的子孙大多数都是受不了这累而不理政,他不理政,国家还得围着他转,那还能好得了?毕竟整个明朝就一个张居正。所以明朝的经济水平都不如偏安一隅的南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