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戏侃三国 > 第128章报道

第128章报道 (第2/2页)

接着诸葛亮以空城计退了司马懿,以姜维、马岱、赵云、邓芝断后,全军退回汉中。这场大败之后,诸葛亮得和诸将研讨一下了。谁负主要责任,谁负次要责任?按理说主帅诸葛亮部署失误,负首要责任那是必须的。可是诸葛亮聪明啊,他不提审马谡问罪,他先问王平的罪,为他为啥不劝谏马谡。

这不搞笑么,你让马谡当正将,王平是副将,副将能节制主将吗?但是诸葛亮这么做,就是为了吓唬王平,吓的王平一股脑把责任都推给了马谡,还声称自己不仅没过,还两次救人有功。这样一搞,就又显得马谡没水平了。有了王平的供词,诸葛亮就不深究魏延为啥救援不力,高翔为啥没守住列柳城?重要的是马上提审马谡,问问为啥不在路上安营扎寨?

马谡到现在算是明白过来了,他根本不知道屯兵路上和山上有什么区别,而且他也不用知道。作为一个政治家,马谡意识到自己的这条命就相当于当年曹操帐下的运粮官王垕,就是个替死鬼。现在所有人都觉得是因为马谡部署失误,导致全局崩盘,没有人再去想街亭这个漏洞一直存在,而且这个漏洞不是马谡造成的。当诸葛亮问马谡为啥失败的时候,马谡说了句宇宙真理:魏军势大!

诸葛亮勃然大怒,虽然是司马懿带魏军主力全来了,确实是魏军势大。但是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的话,还是诸葛亮部署有问题。所以诸葛亮说马谡“乱道!”愣把责任归结于马谡屯兵的地方不对,仿佛马谡守的住街亭,他就能攻下长安一样。

诸葛亮告诉马谡,这回死罪是难逃了。马谡心里也清楚,跟着亮爷混,有时候会真的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好在马谡死了个明白。虽然当初马谡立下军令状,如果战败全家抵命。现在已经不是战败战胜的问题了,是要为丞相顶缸的问题,因此那张军令状就是废纸一张。马谡慷慨赴死,之前跟诸葛亮打了个暗语,说让丞相记得舜帝“殛鲧用禹”的典故。意思是马谡自己死就可以了,不要再连累家人了,子孙后代该重用还得重用。诸葛亮当众答应善待他的家人,马谡说既然这样,那也就死而无憾了。诸葛亮怕拖下去有变,也怕马谡胡说八道,让刀斧手赶紧拖下去行刑。这时候蒋琬来军营公干,见刀斧手要斩马谡,赶紧喊刀下留人。

蒋琬不清楚里面的奥秘,都是荆州系的哥们,丞相怎么会斩他呢?因此蒋琬去找诸葛亮求情。诸葛亮说了,杀他是依军法行事。可拉倒吧,真按军法行事,那就得杀马谡全家。很快,刀斧手斩了马谡。这件事情就有了定论,因为马谡没守住街亭,导致了诸葛亮没有能攻下长安灭了魏国。

主要责任人已经被斩首,诸葛亮欣然领了次要责任:识人不明之罪,然后自己把自己的官职降了三级。在跟皇帝刘禅的奏折中,诸葛亮把责任归结为马谡违背自己的的号令(原文: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可是诸葛亮从来都没告诉马谡该在哪里驻军,何来违命之说?

刘禅惊呆了,丞相大人自贬三级,会不会是试探自己呢?于是皇帝赶紧表态,这事诸葛亮没责任,不能受罚。朝廷中枢还一个重量级大臣叫费祎,费大人知道老上司诸葛亮的意图,赶紧奏请皇帝满足诸葛大人的姿态。于是皇帝下诏诸葛亮贬为右将军,暂摄丞相大权,总督蜀国兵马。

诸葛亮这次很郁闷,一时大意,险些就成功了,谁想得到司马懿又被启用了,当初派刺客杀了赋闲的司马懿就好了。因此诸葛亮屯兵汉中,根本不回成都报到,时刻准备着再出祁山北伐。

诸葛亮不愧是三国第一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把一支败军训练的兵强马壮。而且诸葛亮军事、经济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粮草辎重也完全齐备。原文中是这么说的:“(建兴六年九月)此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而诸葛亮退回汉中的时间是建兴六年五月,就这点时间,诸葛亮又打造出一支强悍的部队来。就这份水准,在当时无出其右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