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孤勇大明 > 第三十二章 云开雾散

第三十二章 云开雾散 (第2/2页)

沈继之说,如果需要使银子,可以开口跟沈家借,他是看明白了,打算放手让郭东去折腾?

剧情翻转得太快,就像这天气,早上斜风细雨还下了一阵,待到美女教练把刀术课上完,已是云开雾散,太阳也要出来了。

不过,郭东手头的银子眼下尚可应付,并不急于向沈家借银子,还是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沈燕青的动作还是一如既往地粗暴,这是她内心焦躁不安的外在反映,上完了课,这次沈燕青也没急着走,倒是关心起上次郭东谈到的那个火箭筒来,问了进展情况,神情有些急切。

上次她和郭东关于火器有些争论,也许她回去又想过,而且想通了?

火箭筒,郭东已经有所规划,需要先把先把白磷和红磷造出来,然后做引信,没有引信,火箭筒便无从谈起。

眼下看,他的处境似乎有了改善,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刻。

关于那次败仗,郭东问过尤素卿,他担心的是这场失利会不会影响到沈家堡赚银子,尤素卿却显得云淡风轻。

沈家的对头是海上飞,海上飞这次拉拢的海州中卫所的一个姓裘的千户,那千户和郑家有些勾连,总之这三家是一伙的。

而沈家结交的是官府,海州知州衙门里有沈家安排的人,这次失利只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失利,暂时不会影响沈家堡赚银子。

沈家堡易守难攻的偏僻之地,敌人来犯,只能从海上来,沈家海上的力量有比较优势,远远未到束手无策的地步,沈燕青性子太急躁,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一场败仗,如此焦躁不安。

这么想着,郭动的眼神也变得坚定,说道:“关于火器,我有不少想法,火箭筒只是其中之一,都正在一步一步地规划,一旦实现,一切都将改变,我需要的是时间,青儿,你要相信我。”

沈燕青看着郭东的眼睛,瞧着他的神色,点头道:“我信你。”

清早的阳光照在新近铺就的碎石路上,沈燕青牵着马,时不时看上郭东一眼,心情似乎好了很多,和郭东走到石庙,翻身上马,骄喝一声,打马离去。

郭东走进书房,心里还在想着刚才的对话,沈燕青神情颇为急切,也让他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需要把思路整理一下,又开始在书案上写啊画的。

手枪是纯手工打造,战场用不上,是郭东自己防身用的。

火箭筒的话,就算能用磷做出引信,产量暂时上不去,而且从历史上看,大多数情况下,士兵手里拿的还是步枪、冲锋枪,说到底,现如今还得是火铳。

郭东过去的思路有些偏颇,一想到手里拿着柄随时可能炸膛的火铳,他就一阵菊紧。

火铳也不是一无是处,其实炸膛问题一直都在,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没有彻底解决,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把炸膛的概率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是个系统工程。

导致炸膛的原因很多,郭东首先要解决制造环节的问题。

材料问题,郭东的秘密武器就是他炼出来的是钢,可用石墨粉调节钢的含碳量,造出不同刚度和硬度的钢来做实验,最终挑选出最合适的材料。

加工问题,主要是枪管,因为炸膛炸的就是枪管,解决了枪管问题,就解决了炸膛问题。

第一种,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用一块长方形的铁皮,这个铁皮是事先计算好的,宽度围起来正好是一根枪管大小,长度正好比要求的枪管长度长那么一点儿,厚度正好是枪管厚度,预留一些加工空间和损耗,然后就是一通敲,接口用铁水焊接,再一通敲,敲出一个基本附和长度标准的、有洞的管子,便是枪管了;

第二种,便是大明军中常用的,就是敲短管修内膛,然后用短管拼接成长管,再修内堂,这有点像郭东制造手枪的那种工艺;

第三种,就是多层嵌套,用薄一点儿的铁皮,在内胆上先敲一层,外面再敲一层,外层的铁片敲的时候,还处在烧红的状态,冷却下来,还有自紧的效果。

郭东决定选择第三种,不过他的做法略有不同,他打算斜着卷,就像杂货店里卖的拖把杆儿,木制的拖把杆儿上面有毛刺、结疤,卖相不好,商家会在上面缠上一层塑料带,一圈儿一圈儿这么斜着卷上去,看上去还挺好看,用户就欢喜买了。

枪管也一样,斜着往上卷一层,再斜着往下卷一层,经过工匠们的精工敲打,可以把枪管敲得很漂亮,士兵看着欢喜,自然也就愿意拿了。

当然,郭东还有秘密武器和钳工队伍的加成,做出来的枪管至少不会比同时期其他人的枪管更差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