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过分解读 (第2/2页)
这幅画没有什么意境,无非就是一副生活的记录写照,画中的小女孩有很大可能就是画家的女儿。
组织了一下语言,陈乐说道:“这幅画表达的意思,可能是作者对孩提时代无忧无虑的一种向往吧。”
陈乐想了想,貌似也只有这么说,才比较合理。
他总不可能说,这幅画就是作者吃饱了没事干,将自己的女儿逗猫时那场面画出来了吧。
不过,陈乐的话音才刚落下,旁边就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你是在说笑吗?这幅画是表达对孩提时代的一种向往?这副画所表达的,分明就是作者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如果不是这样,那为什么画中只有小女孩儿和猫,却没有父母呢?”
陈乐看了一眼,这个说话的人,自己正好在手机上曾经刷到过。
似乎,是什么华夏油画社副社长,叫什么陶文兵。
在华夏油画界里,有一定的权威。
周围的人被陶文兵的这些话吸引了过来,不多时,这幅画的附近就站满了好一些人。
看到周围的人越来越多,陶文兵继续开口:“化妆之所以没有女孩的父母,那是因为,女孩的父母并不和睦!所以女孩只能和一只小猫玩耍,甚至露出满足的微笑。”
陶文兵的话一说完便一脸不满的看向陈乐,“年轻人,话是用来欣赏和慢慢品读的,如果你只是看了一眼就想解读出来,那就是可笑至极。”
陶文兵说话毫不留情面,这让陈乐有些不明白,自己是哪里得罪了陶文兵,上来就这样指点江山一样指点自己。
对于这种说法,陈乐只是笑了笑,陶文兵的这些话,让他想起来了一个经典的段子。
大体就是,鲁迅先生说晚安,语文老师就说:晚,写出了时间,证明时间已晚,深化民众病入膏肓。安,写出了群众麻木,不能醒悟的事实。
不过归根结底,鲁迅先生其实就是想说一句晚安。
如今这个陶文兵就像那些语文老师,过分解读了这副画的内容。
估计连画这幅画的作者都没有想到,自己只是画了一个小女孩和猫,就能让别人联想出这么多的情感吧!
陶文兵犀利的话语,得到了周围围观群众的支持。
其中,有不少的人点点头,朝着陈乐说道:“小子,你真以为自己走进这个会展中心就是艺术家啦!没有那个实力,就不要来装这个逼!如果你不懂画,还是不要瞎说了。”
“呵呵。”
对此陈乐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头,他并不想和这些人纠缠太多。
100个读者就有100个哈姆雷特,他又何必改变别人的看法呢?
“我觉得你这种随意点评的人,就根本不会呆在这里,胡说一通,简直就是在这里误导别人!”陶文兵指着陈乐,大声呵斥。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种不同的看法。”被人指着鼻子,陈乐有些忍不住了,直接开口说道:“一幅画而已,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我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需要你来指点吗?”
一番话出来,周围的人就沉默了。
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况且你又怎么知道这画的意思,是你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