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无病呻吟的情诗 (第2/2页)
题目也算是附和主题了。
就不知道下面的诗词怎么样。
在万众期待的目光当中,秦风所写的诗词,一字一句的出现在了屏幕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四句一出,直播间里顿时鸦雀无声。
原本满屏的弹幕,一时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知道还以为是直播间的弹幕系统坏了。
读着秦风诗词,主持人目光渐渐发生了变化,只感觉大脑当中一片空白。
所有思绪和想法在那一刻被清空,整个世界只剩下秦风所写的诗词。
他仿佛看见,春天潮水漫延而上,于海天相连,明月升起,潮月同天。
月光照耀,波光粼粼,千里之内,春江所至月光紧随。
草木花石,流淌其中,水光伴月,凝珠成雪。
月色如霜,白沙其下,江天一色,皎皎倒悬。
邓忠池皱起了眉头,秦风写的竟然是一首古典诗。
之前秦风写的都是现代诗,让邓忠池以为秦风对古典诗没有涉猎。
所以他才会在诗词大会上,拿出古典诗为了就是压秦风一头。
人算不如天算,这次也算是针尖对麦芒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风一转。
从描写江月之景,变成了对人生的感悟。
这突然的变化,在秦风诗词当中感觉不到一丝的突兀。
好像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都那么的自然。
前几句的诗词让人如同置身于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读者的遐思冥想。
是谁第一个看见江边的月亮,江边月光什么时候会照耀哪个人身上。
人们世世代代无穷无尽,然而江边的月光却没有发生过一点变化,还如同当初的一样明亮。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这什么人,可我能看见的只有长江滚滚奔流不止。
淡淡忧伤在心中蔓延,可是让人们感到的却不是绝望。
而是对人生所爱追求不得的无力感。
不禁思考了起来,人们到底追求着什么,时间会消磨一切,最后剩下的只有那一轮明月。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白云悠悠飘过,宛如离家的游子一般,不知道是否有人在青枫浦望眼欲穿等待着他。
又是一个转折,这已经是诗中的第二转折。
前一个转折是将景色转移到对人生的思考上,这一次的转折却是将人生思考,转移到了一个妇人的身上。
接下来的诗文,全篇都在描写那个妇人,没有直接说出妇人情绪,使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用天上的月亮来表达心中的思念,悲伤,哀愁等情绪。
给人一种感觉仿佛天上的月光就是那位妇人,那位妇人就是天上皎洁的月光。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