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贞观第一逆臣 > 第522章 惊雷

第522章 惊雷 (第2/2页)

这一支密探队伍,就算是天策府解散,他们也没有解散。

只是潜藏的更深了。

因为皇上信重长孙无忌的缘故,内卫大阁领,便是此人。

这事儿,在朝廷重臣的眼中,不是秘密。

现在。

在这种场合之下,杨师道忽然提起此事是想做什么?

难道准备参长孙无忌,将国之重器,当做清除异己的手段不成?

这根本就是向长孙无忌宣战吧!

只要此事传出,谁不知道,弘农杨氏,将和长孙氏决裂?

而这种决裂,所造成的撕裂,根本不是如今的关陇士族,所能承受的。

而受害最大的,还将是长孙一族。

要知道。

如今,关陇士族明面的领袖,虽然说是长孙无忌。

但这并不意味着,长孙氏,就真的能居于其他士族之上。

弘农杨氏,便是其中之一。

杨氏传承久远。

从又汉一朝,便是高门。

譬如东汉太尉杨震,世称“关西孔子”。

这就已经骇人听闻了。

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又皆为太尉,时称“四世太尉”。

汉朝的太尉,可和现在的虚衔太尉不同。

掌管的是天下所有的军政事务,是真正的权倾朝野。

远的不说,只说近的。

前隋开国皇帝杨坚,为了抬高自家的身份地位,冒认的就是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

这就已经足够吓人了。

而就在今朝,杨氏同样也是一等一的高门。

别的不说,就说杨师道的兄长,观国公杨恭仁。

他自从前年,从宰相的位置上面退下来之后,领的官职就是雍州牧,代理扬州刺史。

雍州乃是近畿大州,长安就归属雍州,轻易不设州牧。

从现在往前数,除了观国公杨恭仁之外,还有两任雍州牧。

一个是杨爽,另外一个,便是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

杨爽,是隋文帝杨坚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六岁丧父,是独孤皇后,当做儿子抚养长大的。深受隋文帝信任。

至于当今皇上李世民,那就更不用说了。

能和杨爽,李世民,这两人同列雍州牧,真不是杨恭仁,多么受皇上的信任。

而是只有雍州牧这一紧要官职,才配安慰去了宰相职位的杨恭仁。

得亏杨恭仁现在人在扬州。

这要是他在长安的话,以弘农杨氏的家世,哪里还轮得到长孙无忌,成为关中士族的领袖?

便是他的官职再高,也没那个可能。

现在。

弘农杨氏出身,杨恭仁的幼弟杨师道,不惜以决裂之言,出声反对长孙无忌行事。

一瞬间。

当场就有大半关陇士族,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

就因他人一言。

堂堂宰相,从朝野领袖,直接变成了不起眼的小氏族联盟。

这要再加上山东士族,和南人的背离。

长孙无忌对于朝廷的掌控,直接缩水了一大半。

这让他又惊又怒。

可就算是再怎么惊怒,但杨师道的话,却不容他有任何的忽视。

便是准备借此机会,对付李安的阴私,也彻底落空。

尽管心里面恨的牙痒痒,可他还是要满脸堆笑的安慰杨师道。

免的关陇士族,真因为此事分裂。

当下。

听杨师道怒斥,长孙无忌连忙满脸堆笑的,称呼他的表字,赔着笑,道。

“景猷误会!”

“景猷误会了。”

“什么对付燕王?这全都是杜家子的一面之词,老夫从未说过这样的话。”

“便是让元家子留步。”

“也是想让他听一听老夫的谋划之后,再做决定。”

“景猷不会,连个让老夫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