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战斗 (第2/2页)
终南山上的太极宫,乃是防备敌人通过武关道,侵入长安。
而坊州的仁智宫,便是为了遏制突厥人从此地南下。
仁智宫坐落于玉华山上。
此山山势雄奇。
驻守其上,不但能够避暑纳凉,观苍山,看云海。
在此地部署军吏,更是能够把守军事要道,遏制来犯之地。
居中,可以遏制子午岭,占据这制高点。
向东,能据守经由鄜州,南下坊州的南北大道,阻挡敌人侵入近畿。
向西,又能应援泾州,庆州方向,与驻扎在华池的柴绍,薛万钧相呼应。
将谋划突厥人的口袋,扎的水泄不通。
决然不会,再让他们,侵入长安附近。
七月中。
突厥人终于走出了梁师都的地盘。
鄜州一带,地势并不如幽州一马平川。
虽然省去攻打雄关的损耗。
但是破碎的地形,并不能容纳三十万大军的转进和战斗。
因此,自出了延安之后,突厥人便分成了数路大军,在各个酋长,可汗,首领,特勤的率领之下,开始了对中原大地的劫掠和破坏。
虽然大唐早就得到了突厥人要南下的消息。
也预判了战场的所在。
因此,早早的便开始移民。将乡野之中的百姓,安置在了县城当中。
可人能走,粮食财物却并不能全都带走。
放手劫掠的突厥人,很快就抢了个盆满钵满。
不过此事,也早就在大唐君臣的预料之中。
劫掠回归的突厥小队,很快就遭到了朝廷大军的埋伏。
双方屡次交手,各有胜负。
但主场作战的大唐军队,还是占据了不小的优势。
八月。
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率军突袭了突厥人的后勤部队,杀戮无算。
将这些蛮人用作最后粮草储备的羊群,被赶入了洛水之中,几乎堵塞了河道。
虽然夏州的军队,被愤怒的突厥人一路追击,大军损伤严重。
可这一战,彻底的打乱了突厥人的布置,让军中人心浮动。
而西去的一支部队,又在庆州,遭到了柴绍和仁智宫薛万彻的夹击,损兵折将,几乎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鄜州,让突厥人噤若寒蝉。
连攻打鄜州的突厥主力,都瞠目结舌,停止攻城三日。
仁智宫中。
站在鸾台之上,远眺大好河山的李世民无比的惬意。
如今,东南西北,各处都有好消息传来。
而突厥人,无法攻破鄜州的话,绝对不敢在背后留一颗大钉子,冒着全军覆灭的风险南下。
而辎重被毁,粮道被断的突厥人,只是依靠劫掠的话,绝难维持三十万大军。
不过旬日,就要考虑,究竟是转进,还是北返。
而一旦他们准备撤退,就是大唐军队彻底反攻之日。
虽然可能无法一竟全功,彻底的消灭突厥人。
但是日后有的是时间。
总好过让自家的儿子,冒着生命危险强攻突厥,要好上许多。
现在,也不知道李安,到什么地方了。
他可千万别在孟浪的直接攻击突厥人啊。
心中想着李安的事儿,李世民端起了手中的酒杯,忐忑的抿了一口,正要回到大殿,再看一看最新的军报。
可还没有走上两步,一个仓惶的声音响了起来。
长孙无忌一脚踏空,普通一声,摔倒在地,摔的满脸是血。
可他连脸上的血迹,都顾不上擦,连滚带爬的扑了过来,带着哭腔喊道。
“大事不好啊,皇上。”
“鄜州城,破了!”